中國大陸安徽省安慶市的天池峰頂,在懸崖石隙間,上架兩截不足兩米長的條石為橋;兩橋之間僅尺許,三步即可越過,俗稱三步兩道橋。橋北石上,平削如掌,可承載數十人;上有二宕,名曰天池。橋之北端,下臨深淵,削壁千仞,名曰試心崖。
圖/霍建明
中國大陸安徽省安慶市的天池峰頂,在懸崖石隙間,上架兩截不足兩米長的條石為橋;兩橋之間僅尺許,三步即可越過,俗稱三步兩道橋。橋北石上,平削如掌,可承載數十人;上有二宕,名曰天池。橋之北端,下臨深淵,削壁千仞,名曰試心崖。
圖/霍建明
文/霍建明
中國大陸安徽省安慶市的天池峰頂,在懸崖石隙間,上架兩截不足兩米長的條石為橋;兩橋之間僅尺許,三步即可越過,俗稱三步兩道橋。橋北石上,平削如掌,可承載數十人;上有二宕,名曰天池。橋之北端,下臨深淵,削壁千仞,名曰試心崖。
關於試心橋,前人作詩戲曰:「莫謂心難試,請君渡此橋。」《潛山縣志》認為是以「非無隱私者莫能過」之義而立名。(註)
我年輕時,滿腦子好奇,經常坐在潛山最大河流西河大壩頂上,遙望幾十公里外西北面的天柱山,心想老人們說的三步兩道橋到底有多神奇?歷史上能在古樸橋上嘗試踐約驗證愛情之心的,恐怕只有《孔雀東南飛》中咱數千年前的老鄉劉蘭芝和焦仲卿吧,或還有仙人出身的牛郎與織女。身強力壯的我,試圖攀山過橋的激情只能被壓抑著,只能面對思緒中的千山萬壑想像橋的模樣,想像古人「試心」時的窘迫或爛漫,想像雲漫大山的飄渺壯闊。
天柱山開放後,終於由當初的道聽途說,到過試心橋盤坐天池峰頂,發現這裡與近一千九百公尺的天柱主峰隔壑相對,眸子裡掃進萬里晴空可歷數主峰巨石。不料僅僅只過了幾十秒,厚厚的雲一堆堆像變魔術似地說來就來了,整個山上一下子白霧茫茫,能見度大概僅有幾十公尺,翻騰的雲霧一層又一層裹著纏著天柱主峰。當企盼雲朵總有累的時候,即雲開霧散「睜眼」之際,柔柔的雲霧又排山倒海般地,由西向東或從幾個不同方向沒頭沒腦地壓了過來。不一會兒功夫,雲霧就夾帶著細密、溼漉漉的混合物,使頭髮、睫毛乃至皮膚上皆沾滿了露水狀的晶瑩顆粒……
忽地想到,同為溼漉漉、恍惚惚飄浮在空氣中的小水點,含有PM2.5的霧霾何以令世人憂心忡忡?是該注意自己身邊的小環境了,大力倡導低碳生活,讓藍天白雲、清風來拂拭心靈,這樣我們或許才能與「採菊東籬下」境界真切握手,才能順暢吸吮溫馨氣息,才能感受綠水青山的真諦。
試心橋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景點,可它卻用一雙無形的手悄然拉開舉一反三的帷幕,這台試心的「戲」連續上演了幾千年,主旋律音調依舊豐富曲折,還在天柱山深淵峽谷悠悠回響。
註:《潛山縣志.旅遊勝景》849頁,2015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