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一個誤解:名利帶來快樂

林火旺 |2018.07.09
1319觀看次
字級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執筆人:林火旺

幾天前的清晨,一名游姓青年駕著藍寶堅尼白色跑車,載著女友,以時速超過一百五十公里,開進故宮博物院附近的自強隧道,為閃避隧道施工而撞上右側護欄,造成女友及一名工人當場死亡的慘劇。

根據游姓青年頭上所戴的「GOPRO」錄影畫面顯示,他在出發前用英文說:「我們來找點樂子」。在速限五十公里的隧道內,以超高速駕駛,跑車引擎所發出的聲響,確實具有震撼效果,但是以這種方式「找樂子」,不只犧牲兩條人命,更顯示這位青年心靈的空虛,他只能用刺激感官的方式尋樂。

二十四歲就開得起千萬跑車,這位青年家境顯然十分富裕,但是害死兩條人命,尤其是那名無辜、家境貧困的工人,這樣的畫面將一輩子時時出現在他的腦海。也許他的良心不夠強大,所以很快就忘記這件事,但是如果他沒有因為這個過錯而徹底悔悟,以同樣的價值觀繼續過日子,如果還有哪一位女生願與他交往,一定是個極大的冒險。

當然,由於游姓青年家裡有錢,可能會有拜金女願意上勾,但是貪戀錢財而造就的愛情或婚姻,都不可能是一個美好的結合。沒人不想擁有幸福人生,如果有人說:「有錢不一定幸福,有名也不一定幸福。」應該沒有人會反對;諷刺的是,社會上相當多數的人,每天汲汲營營追求的,不是名,就是利。太多人平時所作所為,離自己夢想的幸福其實愈來愈遠。

最近我帶讀書會的一群朋友閱讀一本書,它是介紹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的《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亞當史密斯被公認為經濟學之父,他最有名的一本書是《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則比較不被注意,但這本書卻在這些年來引起許多的關注。在《道德情操論》中史密斯指出,一個人快樂的源泉是「受人喜愛」,更精確地說,成為值得令人喜愛的人,由於擁有財富和名位,不一定有品德,所以不一定值得被人肯定,因此金錢和名氣似乎無法真的讓人感到快樂。

史密斯非常清楚,一般人確實比較偏好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收入,因此多數人熱中於名利的追求,讓人感覺金錢是快樂的來源,而且讓人產生「更多錢代表更多快樂」的聯想,所以我們內心深處的某個東西,促使我們想要得到更多。但是史密斯也認為,我們內心深處還有另一個東西,會讓我們懷疑:為了得到更多財富而付出某些代價是否值得。譬如:為了更高收入而失去健康、沒時間照顧孩子成長,值得嗎?

史密斯也知道,世界上所有人都會關注有錢人、有名氣和掌權勢的人,許多影視紅星、富豪和治明星,得到社會許多的掌聲,但是這是「名流毒品」,一旦你出了名,日復一日上場接受狂熱的歡呼聲,那是一種會讓人愈陷愈深的毒品,如果不增加劑量,就難以獲得相同的悸動。換句話說,當繁華消退、光環失色時,這些天天活在掌聲中的人如何過日子?因為他們的快樂掌握在別人手中,因此得到名氣和成就,究竟是福報還是詛咒?

所以史密斯提出另一個可以值得別人喜愛的方式:變得有智慧、貫徹美德。以財富、名氣和權勢鋪成的道路,雖然比較絢麗、光彩奪目,也比較吸引一般人的目光;但另一條路才比較良善,所獲得的快樂是平實、持久。

我常說,「錢花在自己身上,會令人羨慕;錢花在別人身上,則會令人尊敬。」陳樹菊的作為,就是最好的明證。事實上,用品德所獲得的肯定,別人絕對是出自真心;一個人有沒有品德,完全操之在己,所以這樣的快樂,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總之,以為名利可以獲得快樂,絕對是一個誤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