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豪雨過後

文/林思妙 |2018.07.04
1433觀看次
字級

文/林思妙

前一陣子的豪雨,正慶幸沒有淹水,但就在臨睡前,竟發現儲藏室滲水了!

這一驚,完全沒了睡意,趕緊將物品先搬到較高處,然後將水盛到水桶倒掉。仔細查看後,終於發現一個正汩汩流瀉出水的小縫,幸好旁邊有一個之前封閉的水孔,於是打開蓋子,積水終於找到了出路。一陣忙亂後,也總算可以暫時安心了。

然而待雨量減緩後,令人頭痛的工作才正要開始。

儲藏室的物品全浸溼了,該丟的要丟,還可以用的也要搬出來擦拭、晾乾。先搬出一箱東西,喔,是過期雜誌,等一下載去回收場賣掉;再抬出一袋保麗龍,準備晚上交給回收車;接著又裝了一大袋雜七雜八的垃圾。就這樣,光分類就忙了半天。稍作休息後直奔回收場,換回叮叮噹噹的硬幣與一身的臭汗及疲憊。

以前滿坑滿谷、無立錐之地的儲藏室,現在只剩下一個條理井然的置物架,也讓我體認到,每天整理一些很輕鬆,但累積了大量的雜物可就令人心力交瘁。於是下定決心不再重蹈覆轍,用不到的東西立刻處理,而不是隨手丟入儲藏室,讓原本能快速解決的物品變成一群「怪獸」。

許多整理收納的書都說,空間代表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我遇到事情常會逃避,就像是把物品丟在儲藏室裡,眼不見為淨,繼續過著混亂的生活;把不想碰觸的煩惱塞到心的角落,假裝我沒事,渾渾噩噩地欺瞞自己。可以想見,當有一天心裡的垃圾堆滿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候,痛苦指數一定爆表。

經過一場室內小雨,身體揮汗如雨,頭腦也清醒了。就是因為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慧根,所以至少也要有「時時勤拂拭,莫使惹麈埃」的自我覺醒。

這,就是我在豪雨過後的領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