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承辦世足 卡達經驗不是好例子

蔡祐吉 |2018.07.03
1242觀看次
字級

文╱蔡祐吉(資深媒體人)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正在俄羅斯如火如荼進行,遠在亞洲的台灣,也有許多球迷熬夜觀世足賽,即使時段都在深夜或清晨,但複賽以來的電視轉播收視率,卻幾度拿下當日所有節目之冠,顯見台灣民眾對於世界級的足球比賽,仍有一定程度的關注。

這兩天,連前總統陳水扁也在世足話題中軋上一角。他化身前官邸「第一犬」勇哥,在臉書指出,辦好國際大型運動賽事有助連任,「盼蔡政府能提出申辦FIFA世界盃足球賽的長遠計畫」。

陳前總統是以面積只有台灣三分之一、人口不到台灣十分之一的西亞小國卡達,取得二○二二年世界盃足球賽承辦權,成為繼日本和南韓後,第三個承辦世界盃足球賽的亞洲國家,也是第一個承辦的西亞國家,以及第一個國家隊未曾參與世界盃會內賽的東道國為例,認為「卡達行,台灣為何不行」?建議蔡總統爭辦世足賽。

不得不說陳前總統實在是個善於創造議題的政治人物,世足賽的「便車」一搭上,在網路上也引起熱議;雖然認真看待的人不多,但確實也造成話題。

只是,一切看起來很合邏輯;但,姑且先不談中國大陸會抵制台灣爭辦國際大型賽事的政治因素,以及台灣長期以來的足球實力如何;光是以卡達承辦世足本身來說,陳前總統刻意不說(或者真的沒有弄得很清楚)的背景是:儘管卡達砸下至少六點五兆元的天文數字,興建或擴建至少八個四萬人以上的國際標準比賽場館以及相關設施,但自從卡達在二○一二年取得二○二二年世界盃足球賽承辦權後,質疑卡達「不配承辦中東地區首次世足賽」的聲音,就從來不曾停止過。

一路以來,卡達碰到的問題,包括申辦期間傳出的行賄疑雲(因為卡達當初是擊敗美國、日本、澳洲等經濟與足球大國取得承辦權,但後來經查無不法證據)、興建場館遭指控罔顧勞工權益,後來又遇到多國斷交、禁運危機……,一樁樁事件,都讓外界擔心影響二○二二年世足賽,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都還沒有確切解決。

回過頭看台灣,如果我們爭取承辦世足賽,可以預見爭議不會比卡達小;甚至,以現在台灣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環境,不用對岸出手,可能光是內部的共識凝聚,都會有問題。

「年輕人薪水那麼低,政府要花那麼多錢辦一場大拜拜嗎?」「╳╳黨爭取承辦權,是為了選舉,是政治目的!」「台灣的足球連第一輪都打不贏,跟人家辦什麼世界盃?」隨便想想,酸民可以酸的東西,不勝枚舉。

儘管陳前總統以高雄世運跟台北世大運為例,強調承辦國際級賽事的正面影響,但他同樣沒講的是,這兩個賽事,當初在北高兩市爭取到承辦權時,國內反對、質疑的聲音,都遠大過支持聲量;兩項賽事都是到了幾乎真正開賽之後,才突然一夕之間被民眾認同,進而創造不錯的成績。

有夢最美,我認同;只是做夢的同時,還是要衡量一下現實狀況。比起爭辦世足賽,提升國家隊足球實力、將「一日球迷」轉化成長期支持足球運動的球迷,進而培養全民運動風氣……這些奠基型的工作,才是更該努力的方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