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蓉在「紙織人生繡傳情」,首度展出她的原創裝置藝術〈魚鱗甲〉。圖/曹麗蕙
沈海蓉展出近百件紙繡作品。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新北報導】
「這是我首件裝置藝術作品,用紙繡一針一孔做出她身上穿戴的魚鱗甲,希望透過她,再給我一次機會,重現刀馬旦的舞台人生。」資深藝人沈海蓉昨在《紙織人生繡傳情—傳承世代滴水情》開幕茶會中,與近百位民眾分享她的最新作品,以及一路走來的創作歷程。
沈海蓉曾是京劇演員、中視當家花旦,她演過《一剪梅》中的沈心慈,也是瓊瑤《梅花烙》裡的福晉倩柔,現今的她投入紙繡藝術已逾十年,不僅於二○○六年成立中華紙繡協會開班教學,更常辦巡迴畫展,推廣她獨創的紙繡技藝。
「一九八六年,我拍武打戲,因鋼絲突然鬆脫,從高處墜落,摔散了我的骨盆腔,也摔碎了我刀馬旦的一身本領,因為傷害了中樞神經,即使後來再站起來,我卻無法演出刀馬旦了。」沈海蓉說,因此她這次透過紙繡,創作出當年在京劇舞台上穿載的戰袍衣飾,包括魚鱗甲、蝴蝶盔、翎子等,不僅要再現刀馬旦的舞台人生,也讓大家看到紙繡藝術的精彩風華!
談到紙繡,沈海蓉洋溢熱情,「紙繡不用線,而是在仿羊皮紙上描圖後,下針戳洞,以針當筆對著洞孔畫下去,針畫過的地方,就能呈現如繡線般凹凸的立體效果」,這是她運用塗、壓、刺、畫等技巧,再結合東方傳統刺繡、剪紙、壓花、國畫、水彩、素描,以及歐洲的紙蕾絲藝術,而獨創出合璧東西的紙繡手工技藝。
「紙繡能培養專注和靜心,讓人能在創作中找到自己,相當療癒」,「我都教導學生要靜心,一針一洞慢慢戳刺,千萬不要急,否則亂刺一通,一張紙就會千瘡百孔、亂七八糟,千瘡百孔的人生如何過下去?一步一腳印,思考如何敘述想要的畫面,作品才會美,才具生命力。」她緩緩道出從紙繡中悟得的人生哲理。
《紙》展即日起至三十一日在佛光山永和學舍滴水書坊二樓展出,住持妙宥法師表示,展覽能看到沈老師的藝術創作,也傳遞了只要有心、有熱忱,任何人都能學習,歡迎大家來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