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木雕博物館 木雕藝術源遠流長鬼斧神工 黎維桂、邱乾海 |2018.06.25 語音朗讀 47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典藏館 西方三聖 圖/黎維桂、邱乾海 南島民族木雕 圖/黎維桂、邱乾海 陳正雄木雕展 心流 圖/黎維桂、邱乾海 有您真好 圖/黎維桂、邱乾海 氣定神閒 圖/黎維桂、邱乾海 三義木雕博物館館館長邱毓森 圖/黎維桂、邱乾海 陳正雄木雕展-天倫之樂 圖/黎維桂、邱乾海 2017當代木雕大獎表裡一體/潘煒中(台灣),作品簡介:表裡一體是以「材質介面轉換」的方式來呈現想表達的事,作者試圖在木頭的深層拉開工具所使用的痕跡,盡可能讓觀者聯想負空間與外表落差。內心狂亂與外表寧靜,人與手和負空間,表現本體之間的自我對話或者是矛盾。圖/黎維桂、邱乾海 2017台灣木雕薪傳獎-春意盎然/曾進財(台灣),作品簡介:鳳凰成雙,孔雀對視,微風漸暖,牡丹花開,公雞、母雞、小雞闔家歡。圖/黎維桂、邱乾海 2017工藝木雕經典大獎-守望/鄭新一(大陸),作品簡介:時代的變遷文明發展,價值觀由都市到鄉村逐漸改變。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離開故鄉四處打工,看守老人依門望,期盼兒女早日平安歸來。中國人的親情維繫著我們,世世代代永遠流傳。圖/三義木雕博物館提供三義木雕博物館外觀 圖/黎維桂、邱乾海 文/人間社記者黎維桂、邱乾海 苗栗縣山多田少,一般又稱山城。縣內三義鄉更是多丘陵,地形及氣候很適合種植樟樹。早年,境內木雕匠把棄置樟樹頭,用創意以巧手雕成工藝品,傳達美感以及對自然的愛好,逐漸促成三義木雕產業的興起,進而造就三義木雕多樣化,1960年起,三義更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木雕城,聲名遠播中外。 政府為推廣木雕藝術,1990年興建「苗栗木雕藝術展示館 」,同年行政院文建會擇定苗栗縣以三義木雕為地方特色,為擴大推廣木雕藝術,1992年興建「三義木雕博物館」,1995年4月9日開館迄今。 「三義木雕博物館」位於台13線轉113縣道水美社區商圈內,地勢居高臨下,風景優美。博物館隸屬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為台灣地區唯一以木雕為專題之公立博物館。 博物館展覽空間為一館一樓、二樓、地下室及二館二、三、四樓。展示主題包括木雕藝術概說、鬼斧神工中國造像、南島民族木雕、三義木雕源流專題展、建築與家具、木雕藝術邀請展;寺廟宗教、複合媒材實驗展、當代藝術邀請展等九部分。展出作品除了呈現木雕之美,也讓觀賞民眾體驗木雕的藝術的源遠流長,最終達到木雕藝術生活化目標。 踏進展館一樓,曲形迴廊裡巨大的樟樹成排,直立如林的「森林區」,頓時聞到陣陣樟腦香,讓人神清意爽;映入眼簾的「木雕藝術概說」,述說人類為表現審美、信仰、祭儀、地位與象徵,而有各種藝術的創作,其中木雕的表現是普遍存在於各地區、各民族中的故事。 再來,「雕刻藝術起源」、「古代木雕」、「中國雕塑歷代風貌」、「土著民族之木雕」以及「當代的表現」等一系列展,作品對照呈現及概要說明雕刻藝術之發展與變遷。「三義木雕的肇始天然奇木裝飾」系列作品,說明三義人是藉由裝修天然的樟樹根,傳達對天然奇木的視覺美感的驚奇,以及對自然的愛好之情。 「轉形期巧雕之美」陳列作品,以「鄉土題材」及「奇木巧作」為主,不僅利用木材自然外觀、色澤,並與其他材質結合 ,三義也因「奇木巧雕」的特殊風格, 贏得木雕之鄉美名。 「當代三義木雕」展出主要作品,除了「傳統題材」,也延續80年代「巧雕風格」;博物館成立後,大力推廣「美學」、「雕塑理論」及受到「西式雕塑」影響,強調「個人特色」,促使當代三義木雕風格轉變。 「台灣建築與家具中的木雕」作品,無論廟宇或民宅的木雕題材與文飾,都企求能有驅邪祈福的功能,以瓜果花鳥、禽禽靈獸、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為題材。 博物館以發揚木雕為主軸,還有木雕蒐集、典藏、展示、研究、推廣;定期辦理木雕藝術家展覽,木雕藝術系列活動專題講座,現場創作觀摩,國際木雕人才培訓、競賽及交流活動,以提升木雕藝術風格,輔導地方藝術協會及社團辦理木藝推廣活動與展覽,並配合民俗節慶舉辦相關活動等,期望成為國際化、多元化、生活化及不斷創新與成長的博物館。 目前二館正舉辦2018台灣木雕專題展:「薪傳人間-陳正雄木雕展」,展期:即日起至7月15日 表裡一體/潘煒中(台灣) 作品簡介:表裡一體是以「材質介面轉換」的方式來呈現想表達的事,作者試圖在木頭的深層拉開工具所使用的痕跡,盡可能讓觀者聯想負空間與外表落差。內心狂亂與外表寧靜,人與手和負空間,表現本體之間的自我對話或者是矛盾。 2017台灣木雕薪傳獎 春意盎然/曾進財(台灣) 作品簡介:鳳凰成雙,孔雀對視,微風漸暖,牡丹花開,公雞、母雞、小雞闔家歡。 2017工藝木雕經典大獎 守望/鄭新一(大陸) 作品簡介:時代的變遷文明發展,價值觀由都市到鄉村逐漸改變。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離開故鄉四處打工,看守老人依門望,期盼兒女早日平安歸來。中國人的親情維繫著我們,世世代代永遠流傳。 館長簡介 三義木雕博物館館館長邱毓森,苗栗縣人,是典型客家子弟,在家鄉服務公職期間,熱心推動客家文化。「三義木雕藝術生活化」是邱館長上任後的抱負,希望與地方商圈結盟互動行銷木雕藝術,在節慶時舉辦親子木雕DIY活動;透過產、官、學合作,擴大舉辦「木雕藝術節」活動,邀請各界參觀博物館、木雕創作表演,推廣三義木雕藝術及作品與國際友邦互展交流等;舉辦「國際木雕競賽」、「國際木雕研習營」,培育木雕工藝的傳承及與國際接軌,提升木雕創作多元、客製及特色化;將館藏作品數位化,把三義木雕藝術之美,分享至世界各角落。 前一篇文章 古農莊文物館 緬懷先民智慧 農村生活縮影 下一篇文章 國立故宮博物院 千年之間 台灣漫畫歷史性的一刻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