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表示,下雨天機車肇事所占比例最高,且死傷慘重的都是機車族,呼籲機車族下雨天一定要放慢速度。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下雨天路面溼滑,常有機車族滑倒,輕則受傷,重則賠上性命,甚至有因壓到標線,失控滑倒摔入公車車底遭輾斃。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將檢討現行交通工程規範中有關標線材料規格、品質與檢驗機制,分三級全面提升標線防滑系數,提升機車族行車安全。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二○一六年全國機車肇事事故傷亡人數高達二十二萬八千七百二十四人,占總交通事故傷亡人數近百分之五十六點五。追究原因,除人孔蓋外,道路標線防滑係數屢受詬病,從地方到中央,屢成民代質詢焦點,交通部研議從善如流。
交通部去年委外研究熱處理聚酯標線的抗滑能力與反光強度標準,近日報告出爐,交通部指出,我國道路標線多採熱處理聚酯標線,規範厚度最小二釐米,材料抗滑係數依英式擺錘抗滑試驗實測值,必須達四十五BPN以上。
塗料摻玻璃珠
製造反光效果
交通部表示,標線會滑是因塗料摻玻璃珠,原本是為製造反光效果,為了要提高防滑係數,就會減少玻璃珠數量,但可能也導致下雨天時較看不清楚,道路標線的反光性與防滑性要求,無法兼得。
交通部未來將要求公路總局道路標線規格,應依所在區域分為四區、三級管理,希望能在環境照明無虞下,適度提高標線抗滑性能要求,但是夜間照明不足路段,應適當優先維持標線反光強度。
至於人孔蓋規範,交通部表示,自二○○七年起至二○一七年止,全國共完成三千一百零九公里路平專案工程,孔蓋下地十一萬二千一百八十三個,未來將持續推動路平工程。至於人孔蓋鋪設平整度,也要求以三公尺直規檢測,單點高低差不得超過正負零點六公分,整平車行路面。
前中華民國機車黨黨主席董建一表示,標線過滑一直是機車族最怕的合法陷阱,政府早該從源頭管理。由於政府沒有疏於管理違法情事,機車族也沒有英式擺錘可以檢證舉證,因此難以申請國賠;若是交通部願全國統一管理,對機車族的行車安全更有保障。
接近柏油路係數
才不易自摔
其實,包括雙北市、台中市都已自行提升標線防滑係數,台中市三年前在標線中額外添加防滑骨材,抗滑係數由台灣規範四十五BPN,提升至日本抗滑標六十五BPN,單價成本雖提高四至五倍,但根據台中市警察局資料顯示,機車自摔案件有逐年遞減趨勢。
台北市也是自三年前針對機車流量大的路段,將抗滑係數提升為六十五BPN,實施後機車事故率有下降趨勢,因此今年起擴大實施範圍,預計三到五年內,將全市標線更換完畢。
為讓機車在雨天更安全行駛,新北市養工處三年前在八條交通繁忙的主要道路重新銑鋪,不但減少不必要的標線,並汰換為高抗滑材質,特別是機車專用道標線,防滑係數一定是超過六十五以上,接近柏油路係數。
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指出,雨天行車輪胎抓地力較差,特別是瞬間緊急煞車會導致後輪鎖死,使車輛打滑失去平衡,呼籲機車騎士,雨天切勿超速行駛、不要隨意變換車道,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避免緊急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