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 旅途遇貓

 |2018.06.05
4335觀看次
字級
MITA的貓 圖/林一平
素描貓兒吐舌頭 圖/林一平
我模仿畫謝爾雷特的貓兒。 圖/林一平

文與圖/林一平

我過去數年訪問維爾紐斯、巴黎、莫斯科,以及耶路撒冷等城市,有機會見到不少可愛的貓咪。2014年11月我參訪立陶宛科技創新署(MITA),在門口看到一隻貓兒(圖一),我靠近牠,牠居然完全不怕生,對著我吐舌頭,我趕緊素描牠吐舌頭的模樣(圖二)。這貓兒像是一位淘氣的立陶宛女孩。

2015年我來到巴黎,當地的貓兒警覺性高,看到我就跑掉,來不及拍照,當中一隻黑貓,長相類似謝爾雷特(Jules Chéret;1836-1932)的作品,我模仿素描如圖三所示;我在巴黎羅浮宮觀賞名畫〈迦南的婚宴〉(The Wedding Feast at Cana),也發現畫中右下角有隻貓兒(圖四)在玩耍。

2013年我訪問利雅德(Riyadh)時,也看到不少貓。伊斯蘭教是愛貓的宗教,甚至說:「愛貓是信仰的一部分。」傳說貓咪額頭上的四道斑痕是「M」標誌,代表穆罕默德(Muhammad)。貓兒救過穆罕默德,而穆罕默德則賜福貓咪,不管貓咪如何在空中翻滾,都能四腳著地。

早期的基督教傳說,貓咪額頭上的四道斑痕是聖母瑪利亞撫摸貓咪留下的標記,代表祝福及安慰聖嬰的虎斑貓瑪麗(Mary);中古世紀的基督教則將貓和魔鬼連結,認為貓是女巫的寵物和助手,貓被妖魔化並屠殺。最後基督教國家自食殺貓的惡果,老鼠大量繁殖,造成黑死病的大災難。

無論新約或舊約《聖經》,從未提到和貓有關的主要議題,古代的猶太教似乎認為貓兒不信仰上帝,因為貓兒不太理主人。然而猶太教對貓兒有正面的評價,《塔木德》 (Eruvin)寫著:「如果上帝沒有給咱們舊約聖經,我們可向貓兒學到謙虛(If God had not given us the Torah, then we would have learned modesty from the cat .)。」

一般而言,猶太人對貓的認知和中國人類似,是在家捕鼠的工具,而非寵物。猶太人不相信黑貓會帶來厄運這一類的迷信。猶太喜劇演員馬克思(Groucho Marx )說:「如果一隻黑貓穿過你的路徑,這意味著這隻動物要去某處,和壞運的迷信無關(If a black cat crosses your path, it means the animal is going somewhere .)。」猶太教會堂往往養貓(稱之shul katze)來保護其圖書館的藏書。

希特勒恨貓,納粹則常用狗來追蹤並攻擊猶太人,在那個年代,猶太人有如貓兒,聽到狗吠就害怕。今日猶太人中有許多愛貓人士,耶路撒冷到處都是貓。馬克吐溫(Mark Twain)於1867年訪問巴勒斯坦,對耶路撒冷的評語是,以粗糙石頭隨便鋪陳街道的「貧窮村落」;有趣的是,他和我一樣觀察到,耶路撒冷有許多貓。他以幽默的口吻說,他常看到貓兒由街道的一端輕易地跳躍到另一端,可見街道之狹窄,無法容納馬車來這座聖城(Holy City)巡禮。

貓兒喜不喜歡旅行?每當我要出國,整理行李箱,我家的貓咪就迫不及待的跳進行李箱,將擺好的衣物擠到一旁,給自己留了一個好位置,窩在當中等我帶他出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