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好茶記事】 紅櫸木

文/李賢文 |2018.06.05
2861觀看次
字級
〈紅櫸木〉三聯作 2018年.每幅130X65.5cm.水墨 圖/李賢文

文/李賢文

想像一顆種子,成熟於秋天,隨著山風,飄降在向陽的一處坡地。冬去春來,種子在春雨滋潤下,抽芽著根,慢慢長成一棵小樹。小樹長得很慢,但生命力強旺,有的甚至上百年。寒來暑往,小樹變成大樹,大樹變成老樹。樹身在迎風處會隨勢曲折,葉片圓小可愛,每入秋,葉色轉紅,非常亮眼。這棵美好的樹,是台灣山林間的原生嬌客——紅櫸木。

往屏東霧台舊好茶的山上,我特意尋找傳說中的紅櫸木。在面向山谷,俯瞰南隘寮溪的崖邊,站著一棵高約二層樓,粗約一公尺的巨壯紅櫸木。這棵魯凱族人視為回家路上重要指標的紅櫸木,在歷經風災雨澇,竟然屹立不搖。面陽溫暖是紅櫸木的最愛,而終年沉積的落葉腐土,提供了紅櫸木成長最宜的肥厚沃土。

陽光、土壤固然提供了一顆種子的成長舞台,但眼前這棵大樹,之所以昂然茂盛,綠意飽滿,更是因為生長在人跡罕至的高山深處。沒有頻繁的人蹤,紅櫸木優美的油紅材心與造型根座,才沒有引來貪婪者盜砍獵賣的噩運。

紅櫸木下面的石板塊,已經鬆動多時,大樹隨時都有可能崩墜山谷。難怪,在族人視為高山叢林守望者的紅櫸木前,每看一次,就有一股萬般不捨,每一次在樹下舉杯,就怕是永恆離別。回家的路,柔腸寸斷,迎接遊子的紅櫸木,也隨時可能隨著風雨流變而離開;幸而,紅櫸木,除了主幹挺拔,它的龐大繁生的根系,牢牢抓住一切能抓到的石塊與泥土,以求不倒。

感受到紅櫸木的盎然生機與守護魯凱部落的神聖使命,我畫出大武山中的聖樹紅櫸木。左邊的魯凱史官奧崴尼帶著兒子,娓娓道出紅櫸木的故事,中間是頂天立地的紅櫸大樹,而右側則是已然絕跡的台灣原生種雲豹,正踽踽而來。

雲豹由上而下,靜靜隱入山谷的芋田深處,紅櫸木枝椏橫出,向天擎舉。點點皴擦,密葉豹文與魚鱗雲,交織出現實與虛擬的幻境。

魯凱、雲豹、紅櫸木,橫跨大武山過去、現在與未來,聯結部落、神話與傳奇,在荒涼的山谷裡,迴蕩出動人而遙遠的古調,也訴說著台灣山林裡漸被遺忘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