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電自本月起實施夏季電價,LINE群組上又瘋傳「半夜裡洗衣服會省電」的訊息,還有人在網路上鼓吹換電表,使用區分離、尖峰時間的「時間電價」,電價會比較省,但台電說,如果只是一般的家庭,用電量每月在七百度以下,仍是使用一般電表的非時間計價方式比較划算。
台電指出,「時間電價」是把時間區分為離峰、尖峰,或再加入半尖峰的二段或三段式計價方式,尖峰時間用電較貴,而半尖峰和離峰時間用電次之,非時間電價則是每天都是同樣的一個均價計算方式,只有在用電度數增加到另一個級距時才改變價格。
依台電統計,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家庭,每月的用電約在三百三十度以下,每度電約二元多,若改為時間電價,每天七時半到晚上十時半的半尖峰和尖峰時間,電價變成四元多到六元多,對一般家庭用戶來說,不見得省得到錢。
但如果每月用電在七百度以上,並選擇時間電價,把用電量大的工作移至離峰時間去做,就可以達到省錢的目的。至於用電量更大的工廠或企業,就使用「電力用電」是以與台電訂契約方式計價。
因此,常有家庭主婦以為半夜裡洗衣服電費較省,那僅是對選擇時間電價、用電量較多的用戶而言,若僅是一般家庭用電,刻意選在半夜裡洗衣服是省不到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