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靖(新北市/球迷)
台北市TMS(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李遠(即作家小野)表示,TMS想找到「對的」學生來培育。他透露,六月要與市府研擬將招生年齡層往下擴增,招收國中生,成立類似「藝術國中」,先在國中階段教導博雅的基礎課程,再銜接TMS,學習較專業的技術。
據報導,設立全台唯一培育影視音幕後人才實驗機構,是倪重華在北市文化局長任內說服柯文哲市長創立的。倪本人是足球迷,所以現在又有驚人之舉,打算比照西班牙模式催生足球學校,要以教育為核心推動足球產業,且朝向與影音教育放在一起,讓運動與藝術融合,盼最快今年九月上路。
從立法院通過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不到三年,已出現「大噴發」。教育部統計,全台參與實驗教育人數從一○四學年的五千餘人,到一○六學年已衝破一點二萬人,成長百分之一百三十五;學校數量更從十一所增至六十一所,顯示這股翻轉舊體制的教育新浪潮,已不再是非主流,如果TMS延伸至國中,乃至體育類科的足球學校,筆者認為值得肯定,但還待斟酌,包括學生畢業後的繼續升學、就業,乃至為國爭光,都需要更多管道輔導與照顧,絕非一廂情願式的唯所欲為。
基本上TMS反應不差,但屬於完全自費的學習與並無就業保障,目前還看不到公演成果,即便與三所藝術大學有合作升學簽約,但不足以讓更多有演藝表演潛力的高中生與家長寄予信心。或許這就是有更多人針對TMS招收國中生,成立類似「藝術國中」充滿質疑的原因。
倪重華選擇此刻催生足球學校,或許是因為今年世足大賽在俄羅斯舉行,將掀起足球熱潮。但是回到台灣的足球訓練環境一直欠佳,即便我們的青少年足球隊在國際上出類拔萃,但是到了成年總是輸多贏少,歸根結柢是我們對於栽培成人選手的學校、球隊,總是力有未逮。
台北市要辦足球學校,筆者建議應與中華足協、體育署及專家學者達到共識,遴選值得栽培的足球幼苗,給予全公費照顧,然後引進國際優秀教練與選手一起成長。如果效果良好,推廣到各縣市成立足球中小學,接著足球大學、足球訓練中心。否則單憑台北市的力量,有可能因為某些因素半途而廢,所謂「豫則立,不豫則廢」,還請「慎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