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健保 國人每年丟193噸藥品

 |2018.05.23
1427觀看次
字級
有藥師收到民眾拿來回收的整箱過期藥品,價 值約三萬五千元。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很多患者拿藥沒吃或囤藥,造成藥物過期,形同浪費。衛福部健保署表示,目前針對十二類藥品行重複用藥監控,六月起將擴及至六十類藥品,若發現院所、醫師重複開藥情況嚴重,將建立黑名單並進行核扣。

近日有位藥師收到民眾拿來回收的一整箱過期藥品,初估價值約三萬五千元,藥師把照片放上藥師群組討論,另一位藥師貼出另一箱過期回收藥照片,表示自己也遇到類似情況。藥師們將群組對話傳給健保署長李伯璋,請他想想辦法,避免民眾囤藥、浪費健保資源。

李伯璋指出,現行藥品部分負擔上限為二百元,有人花一百元就領三個月連續處方簽,藥費高達數千元,但拿回家又不吃,實在很誇張。健保署從二月起,分析開立十二類藥品金額占比前百分之二十五的醫院及醫師,制訂回饋報表,希望醫院提高警覺。

但根據大數據分析,全國一年健保給付藥費約一千六百億元,其中六十大類、六百八十四項藥品,占全部經費八成。為了降低民眾重複用藥,浪費健保資源,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指出,六月起擴及至六十類藥品,只要在名單上,就會加強抽樣,如果開藥行為不合理,就會核刪。

健保署估算,國人每年約丟棄一百九十三公噸藥品,若以一般膠囊之重量及長度計算,聯接起來的長度可環島八圈。戴雪詠指出,如此大量的丟棄藥品與重複給藥有關;而重複用藥人數最多的藥品為制酸劑、抗組織胺以及腸胃道用藥;重複用藥金額最高的藥物則是免疫製劑、抗病毒藥物及抗支氣管阻塞藥物。

戴雪詠指出,健保署目前針對十二大類的藥品進行重複用藥管理監控,包括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思覺失調、抗憂鬱、安眠鎮靜、抗血栓、前列腺肥大、抗癲癇、心臟疾病、緩瀉、痛風等,監控三年,估計可節省三億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