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肝癌是國人最常見且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大部分肝癌病人在被診斷時多屬晚期,無法進行開刀,加上肝功能已經受損,進行化療效果非常差,甚至狀況更加惡化,所以多數患者選擇放棄治療、尋求偏方,不過醫師指出,目前國外已經有肝癌藥物出現,平均可延長晚期患者三個月存活期,可望成為第一個用於肝癌的口服標靶藥物。
台北榮總腫瘤科醫師邱宗傑指出,肝癌與B型及C型慢性病毒肝癌引起的肝硬化有密切關連,台灣以B型肝炎病毒比例最高,約有八成左右,這也是肝癌發生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他說,多數肝癌患者發現時已經屬於晚期,晚期患者的平均存活期約僅剩三個月,且多數患者在罹患肝癌之前已經發生肝硬化,也就是肝組織已經遭到破壞,若進行化療,反而導致肝衰竭,估計有八到九成的晚期患者化療效果不佳。
邱宗傑指出,肝癌的治療方法不是手術就是肝移植,晚期已經無法手術,肝移植的機會又很低,因此多數晚期患者會放棄治療、選擇偏方,目前約僅百分之十五的患者可採治癒性療法。
在各種癌症皆有標靶藥物治療的同時,目前正在美國進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也正式發表了能延長肝癌患者生命的口服標靶藥物So-rafenib,讓患者有新希望。
邱宗傑說,這項藥物研究採隨機、雙盲試驗,在美洲、歐洲、澳洲及紐西蘭等國家共收納六百零二位病患,結果發現平均可延長晚期患者三個月的存活時間。
這項藥物在亞太地區的晚期肝癌試驗也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