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天使美術館昨天開始的「境外之鏡」當代藝術展,集結朱為白、廖修平、李錫奇等十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十位台灣創作者忠實呈現了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性,有如一面明鏡,羅列出藝術家對時代環境變遷的敏感及理性思維。只為了重現「第一屆法國藝術沙龍聯合大展」的精髓。
去年十位藝術家朱為白、廖修平、李錫奇、陳張莉、莊普、賴純純、蔡志榮、潘鈺、陶文岳和林偉民,應邀至法國巴黎大皇宮參加「法國藝術沙龍聯合大展」。他們的作品超越國界、媒材、傳統、現代、抽象與寫意之間,除各有獨特創作風格外,充分展現其深厚創作功力,深受法國當地藝術家與藝評界好評。
最年長的朱為白
「境外之鏡」最年長的七十八歲藝術家朱為白,在創作上不受年齡的限制,仍然求新求變,融合了版畫的雕刻手法,以刀代筆在白紙鏤雕切割,在層層疊疊鏤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體的交會中,呈現東方意境的建築空間效果,帶有極簡藝術的現代感。
版畫之父 廖修平
旅美藝術家廖修平素有台灣「版畫之父」之稱,他將版畫的壓印特色移轉至畫布上,裱貼金箔施以彩繪,傳達來自於個人和鄉土不可抹滅的深層記憶和圖騰符號。
畫壇變調鳥 李錫奇
素有「畫壇變調鳥」之稱的李錫奇,藉由不斷的試鍊新質材來融入創作,重新以傳統的中國漆畫為媒介,利用漆的收縮與光澤的獨特基底效果,及取自牌匾、七巧版的造型特徵,以錯位、變置、再組合手法,將抽象符號再拆解,重新賦予它的多變性與想像力,創造出個人明快俐落的「本位」詮釋。
莊普表達單純意念
莊普早年留學西班牙,他的作品表達一種單純的意念,利用印章覆蓋的形式,在不斷重覆疊印的過程中,隱喻生活的歷練和領悟;陳張莉來自紐約,使用單純的黑與白去探索空間,表現自然抽象的意境;而留日的賴純純,用色純粹、筆觸豪邁大膽,接近現代禪的實踐;蔡志榮則橫跨多媒材領域,他對社會和環保議題的關注,使他創造發展了個人獨特的抽象符碼語彙;潘鈺的繪畫從深層心理主動挖掘傳統的題材,利用不同排列組合,產生新的視覺意念;留法的陶文岳創作悠遊於抽象與寫意之間,散發抒情詩意;林偉民則利用不同質材組合,營造自然空間意象,來關懷自然與人文生活。
「境外之鏡」當代藝術展六日至三十日,在台北天使美術館展出,地址為台北市信義路三段四十一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