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我家住的巷子不長,住戶不多只有三四十戶,而且幾乎都是住著老人,因為近山區購物不方便也不熱鬧,年輕人不喜歡住這兒。
就因住戶不多且都是幾十年老鄰居,大家感情好互動多,也特別珍惜這分情緣。
張家媽媽喜歡蒔花種草,春天一到百花開,她會分送每家小盆景,大家一起來種花美化環境,讓整條巷子鳥語花香,也讓路過的人猛按快門,把巷子裡的美好景致帶回家。
李家大嬸是北方姑娘,麵食做得一級棒,沒事就動動手包包餃子、捏捏小籠包,每家分享幾個,讓大家齒頰留香。
巷口的客家阿姨,得空時會蒸些蘿蔔糕或客家仙草,讓大夥兒感受客家美食。
前陣子,二樓的張爺爺不小心在浴室摔跤不良於行,張奶奶忙著要照顧他,無法上市場買菜和下廚,鄰居媽媽們得知,大家輪流送飯菜,讓張奶奶安心照顧老伴。
整條巷子就這樣,大家雖然沒有血緣,卻親如家人,因為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大家不分彼此相互照顧。
巷子裡共有七位婆婆媽媽是獨居的。雖然家裡少了男主人,但是她們不孤單,自組「七仙女服務隊」,從大姊二姊到六妹七妹,個個樂觀知足,快樂過著每個屬於自己的日子。
除了經常結伴去遊山玩水,他們也定時的到不同的弱勢團體當義工,希望在自己還有能力時,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她們還約好當哪天老邁時,大家就住一起好有個伴。
我們的巷子就是這樣,雖不豪華但寧靜祥和美麗溫馨,而且大家感情濃厚,所以住這兒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