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小天地】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

文/惠馨 |2018.05.02
11022觀看次
字級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圖/River

文/惠馨

中國詩詞一般涉及「離愁」都不免俗以「兒女情感」作為鋪陳,諸如羈旅思妻、閨中怨婦等,鮮少有壯闊波瀾的詞作呈現。然而,范仲淹〈蘇幕遮〉此闕詞雖不脫離傳統「離愁別恨」的題材,卻能一掃兒女呢喃之風,借景抒情,將「黯然銷魂」的情懷全都化成滄桑之貌,帶領讀者描摹眼前閎肆之景,並含情於景中,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餘韻感受。

這是一闕標準的羈旅鄉愁之作,但運用有別於其他詞人的詞句,反而造就出更廣闊的寂寥,這正是范仲淹的寫作特徵所在。詞作背景為范仲淹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時,在秋風蕭颯的季節面臨戰爭頻仍的戰事,不禁興起思鄉情愁與相思之恨。上片以穠麗的秋景透顯思鄉;下片則觸景生情,抒發綿密的蕩氣迴腸。詞人先以「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俯仰之間表現秋色的蒼勁,廣袤的天地壟罩低迷的生氣。

除此之外,接連「秋色連波」、「寒煙翠」表達渺茫的秋波與帶著微寒的秋意,薄暮時分,山水相接,眼前一片遼闊空靈的景色,就這樣渲染在詞人的眼前,同時也在詞人心中暈染成一片悠悠寒意。上片以「天」、「地」、「水波」、「煙霧」、「遠山」、「綠水」、「斜陽」、「芳草」等景,大範圍勾勒出深秋天地,只為了烘托「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一句,強調如此寬廣浩瀚的景致,卻仍見不到在千里外的家鄉,離情在作意之中被「虛擬化」,成為「不在場的故鄉」,也就是說「故鄉太遠,就算看盡這片廣袤的秋景,也不能聽聞絲毫家鄉之訊」。

下片開頭直指作品核心,「鄉魂」、「旅思」是范仲淹深刻的情懷,離鄉背井愈久,鄉魂黯淡,羈旅之思就愈見強烈。二者相互影響之下,雜揉出下句「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的無奈。孤單之情難以排遣,只有在夢中才能暫時忘卻離愁心緒,無奈好夢難得,失眠早已是日常。

離愁之濃令人難以成眠,只好獨上高樓,卻因皎月當空引發離愁,更令人不勝唏噓,因此才抒發「休獨倚」的感慨。無法倚高樓,那麼只能藉著酒氣沖淡愁緒,卻怎奈酒入喉,淚水不止的滑落眼眶。苦悶終究只能是苦悶,再多轉移目標的行為都只是徒增感嘆的手段,無法緩解不堪。「酒」、「愁」、「淚」三者共構出一幅蒼茫而落寞的情懷,正是范仲淹面對思鄉與相思的無法自拔。

范仲淹此闕詞雖以「離愁」入題,卻也別於「閨中」情緒,不再陷溺於小兒女情懷,反而大刀闊斧的呈現天、地、山、水、煙靄、斜陽之貌,以大筆著手描摹心中的感慨,以「酒」、「淚」作結,更給人留白與想像空間,讓讀者多了一分疼惜之情。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