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油電是否雙漲已成為目前社會最關心的民生問題,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已許諾要檢討油價公式;據悉,經濟部將在近期祭出緩漲機制,暫定當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達到三十二點五元的「天花板」價格時,漲幅由中油與消費者各吸收一半。
此外,也暫定當國際油價繼續上漲達到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售價三十五元時,財政部貨物稅也加入緩漲機制,漲幅由中油、消費者,以及貨物稅各吸收三分之一。
舉例來說,若根據公式,下周九五無鉛汽油的售價將上漲到三十二點九元,中油吸收一半後,會緩漲到三十二點七元;若油價應漲到三十五點六元,各吸收三分之一後,緩漲為三十五點二元。
台灣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能源都由國外進口,當國際油價以及燃料價格上漲時,油、電價格都會隨公式而上漲。儘管油價及電價對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影響並不大,但民眾預期心理總造成萬物跟漲,行政院已指示經濟部要「Hold住」。
沈榮津是四月十七日在立院表示,二個月內研議出油價調整方案。但知情官員表示,不會拖那麼久,目前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二十九點七元,已逼近暫擬的「天花板」價格,期間萬一發生地緣政治導致原油價格飆漲,局面恐怕失控,故而緩漲機制最快下周公布。貨物稅部分,因涉及跨部會協調,會由行政院開會後拍板。
有「天花板」價格,當然也要對應設計「樓地板」價格來「緩跌」,目前暫定的「樓地板」價格為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跌至二十三元時。此外,會選擇九五無鉛汽油的價格當成指標,因這是最多民眾使用的油品。
據悉,目前暫定的「天花板」、「樓地板」價格都過去國際油價大幅波動時執行過的機制;考量啟動門檻太低,中油吸收太多會虧損,門檻若訂太高,萬一造成萬物飛漲也非政府樂見。沈榮津已指示中油收集過去十年油價,輔以大數據分析,模擬出更精確的啟動時機,但不會偏離暫定價格太遠。
沈榮津昨天急召國營會、中油、台電等相關單位召開馬拉松式會議,就爭點議題進行沙盤推演,以期能「安定民心」。知情官員表示,沈榮津今將在經委會說明油價公式「緩漲」的機制,減輕民眾焦慮。
據主計總處表示,今年電價漲百分之三,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影響只有零點零七個百分點。而三月油價比去年上漲近百分之七,但三月CPI年增百分之一點五七,只比去年上漲零點一九個百分點。官員解讀,油電上漲對物價的實際影響仍屬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