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的藝術

仲弓 |2005.10.20
455觀看次
字級

宋明以來,國畫幾乎成了詩、書、畫三絕的綜合藝術品。除了畫美以外,畫上題詩、題詞之美,與書法之美,也是不可忽視的。

 明沈顥《畫塵》有「落款」一條云:「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隱之石隙,恐書不精,有傷畫局,後書繪並工,附麗成觀。」所以,在宋明文人畫興起以後,幾乎每一位畫家,必兼詩詞家和書法家,而成為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家。即令詩和書功力不能與畫相等時,往往另請他人題詞、題詩,也完成了三絕的作品。

 詩書畫三絕
 一幅美好的國畫而字跡陋劣,或題詞不好,從我們習慣上說,也是極為遺憾的。題畫的詞句,假如好的話,它可以把畫襯托得更好,可以詮釋畫外之意,可以周延畫中之境。自唐如杜工部以後,歷代騷人墨客詩書名家,往往留下極好的題畫詩,它本身即有獨立的生命,流傳不朽。例如杜工部題〈畫鷹圖〉、題〈畫馬圖〉,都是傑作。

宋末元初畫家龔開題〈瘦馬圖〉詩兩句云:「今日有誰憐戰骨,夕陽沙岸影如山」,「夕陽沙岸影如山」七個字,奇極美極。形容此老馬瘦馬昂然獨立屹立不撓的氣勢,令人想像到它當年馳騁沙場的英勇神態。這就是把畫外之意,很深刻而流暢地表出。

又鄭板橋題〈少年行獵圖〉云:「天遠山空塞草長,太平羽獵出漁陽,少年馬上談詩事,一種風流夾莽蒼。」此詩後兩句點出畫外之意,和畫境的周延,如與畫並讀,是如何的神態瀟灑和意氣風發?他又一首題〈行俠圖〉詩云:「大雪滿天地,胡為仗劍遊;欲談心裡事,同上酒家樓。」後兩句形容豪俠的氣概,是何等逼真,也有畫境周延之美。所以人稱鄭板橋為「詩書畫三絕」(「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確非溢美。

到了元代,詩書畫三絕的趙孟頫,正式提出「書畫同源」之說。他題〈枯木竹石圖〉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要八法通,若是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他此詩的本意是指畫家必通書法,必書法和畫法融會貫通,才能運筆自如。由於畫家必通書法,畫家也往往即是書法家,而又多是文人,因此,發展下來,才有詩書畫三絕的全才和全才作品。此種自畫自題之作,宋以後最盛行,形成今之所謂「文人畫派」。

文人畫派
文人畫派是與單只會畫而詩書不足並傳的畫工,乃至宮庭畫家兩種不同的。宋代的文人畫家如米南宮父子,如梅聖愈、蘇東坡,元代如吳仲圭、倪雲林、柯敦仲,明代如董玄宰、沈石田、文徵明、唐伯虎(伯虎題畫多俗筆),王孟端、李日華,清代如王煙客、惲南田、錢籜石、鄭板橋等,都是文人畫家中之翹楚。

例如惲南田《甌香館集》中,有〈題仙山圖〉:「密葉樹參天,丹台樹杪懸,白雲林外起,遮斷釣魚船。」又如明徐渭(青藤老人)自題山水畫云:「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畫下自題云:「徐渭自遣」四個字,這兩句很幽默的詩,正是徐渭自己消遣自己的畫外之意,讀後使人對畫有更深入、更生動的了解,可以與畫家會心的一笑,正是畫上題詩之妙處。

清劉大櫆(海峰)題〈秋山行旅〉圖云:「秋山磊磊樹交加,行色蕭條落日斜;五柳門前無恙在,為誰漂泊到天涯?」後兩句顯然是畫外之意,讀後使人益覺行旅之苦,更引伸「歸去來」之感喟。

又民國二十年前後,徐悲鴻有畫,郁達夫為題句云:「各有興亡家國恨,悲鴻作畫我題詩。」此兩句極為生動深刻,有深情感,有極濃郁的浪漫情調,完全是畫境的外延與提昇,故極佳。

其實到了後來,乃至民國,有些畫匠出身的藝術家,往往也學會題畫,齊白石即其中特出者。張大千也是先學畫,而後發展為以書法題詩,成為偉大畫家的。

國畫已經發展成為詩書畫三絕的綜合藝術了,這是偉大的獨特的一種藝術,似乎也是世界畫壇的獨有風格,可以傲視世界畫壇。但是不幸的是幾十年來,由於徹底西化,今人已不再能詩,也少能書,詩書畫三絕的獨特風格,漸欲絕筆,唯有老一代大畫家的作品,還能常見好的題詩或題詞。其實,題畫不一定要詩,幾句或幾個字的通順語言,也就夠了。問題是現代年輕人題畫的句子,都有不通不順的。

記得我曾在國立藝專(台藝大改制前)見到學生習作展出,有一幅畫是周處斜倚崖石的畫,周處向前凝視。題字一句,云:「為什麼除不去的是我自己?」我就覺得此一題句很好,可惜他的書法不敢恭維。他這題句,點出了「周處除三害」故事的精義。

根據平劇及《周處傳》,周處年少時,遇一老人搖頭歎息,處問何故?老人答:「鄉里現有三害為患,故爾歎息。」處又問:「哪三害?」答:「南山猛虎、北溪蛟龍,加上無惡不作的周處!」周處聽了,猛然驚醒,除了殺死猛虎和蛟龍以外,自己奮志讀書,若干年後,卒得成功,成為歷史上改過遷善的邪惡少年的典範。這位同學畫周處沉思像,而題上「為什麼除不去的是我自己?」豈不極妙。

每次看青年們的國畫展,我就很失望、很難過,顯然,國畫的這一優良而獨特的傳統,即將隨「現代化」而消失了。是進步?是損失?天知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