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女大生接受健康檢查,醫師發現她的膽囊內充滿「一整袋石頭」,大小直徑約零點三到零點五公分不等,雖無任何症狀,但憂心膽囊結石掉落堵住膽管,造成膽汁流動不順而發炎,協助她先碎石、取石,避免日後困擾。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羅景全表示,膽結石分不同類型,包括膽固醇性結石、色素型結石及混和型結石等,其成因也很多。
但肥胖者突然減肥、體重驟減,膽汁會變得更濃稠,所以更易結晶,就很可能有膽固醇性結石。
羅景全說,由於膽囊發炎會發生黃疸,但民眾很難觀察到,常常要到皮膚變深黃色、發燒發冷一周、或去診所拿藥但症狀未改善,才會到大醫院檢查,但已很嚴重了,建議平時可觀察小便顏色,顏色變深就可能是有黃疸。
肥胖者短時間內瘦太多,除了膽囊易生結石,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說,要減一公斤體重,需要減掉七千七百大卡的熱量,但身體的基礎代謝沒有提供部分熱量,會使體內微量元素因熱量不足缺乏,例如缺少硒,就易引起心肌病變。
此外,一次瘦太多尿酸會衝高,引起痛風發作,若蛋白質吃不夠也易掉頭髮,對女性而言也易荷爾蒙失調致經期大亂。國外有報導指出,脂肪代謝會因瘦太快而異常,導致脂肪肝,特別是一周減一點五到兩公斤,就可能發生。
蕭敦仁強調,減肥原則仍是飲食均衡並循序漸進,合理速度為一周減零點五到一公斤,例如從原本一天吃兩千大卡,降低為一天一千五百大卡,但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比例仍需維持五比三比二,且運動要多做、水要喝夠、睡眠要充足,減重才能減得健康順利。
想減重 你該注意這些
1 均衡飲食: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比例為5:3:2
2 循序漸進:以低熱量均衡飲食為主,千萬別不吃
3 速度別快:減重速度一周約0.5到1公斤
4 生活調整:多運動、多喝水、充足睡眠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