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小平
我媽媽陸續幫我和妹妹帶過孩子,我的孩子在外婆家停留的時間短,雖然不捨,我媽媽還勉強可以接受。可是,妹妹的孩子卻不同了。媽媽在兩個孫女身上花了很多心血,她倆跟外婆的感情也非常好。
只是進入青春期以後,兩個孫女造訪的次數少了,加上課業忙碌,跟外婆也疏遠了。媽媽每次看到她們,就會慨歎:「婆婆帶你們那麼久,怎麼變冷淡了。」記得當時她倆每回離開外婆家,總是哭哭啼啼難分難捨,我還勸過媽媽:「你要慢慢學習放下,她們畢竟是妹妹的孩子,否則你以後會受不了。」
說歸說,媽媽依然在彼此關係無法回到過去時,哀嘆不已,覺得自己付出的愛,好像一陣風。其實,當然不是這樣。孩子大了,不像小時候會摟摟抱抱、親來親去,她們的愛,是放在心裡的。
未料,事隔二十年,這事竟然發生在我身上。
因為媳婦生了早產的雙胞胎,他們要上班,所以就由我們爺奶照顧。從安胎、保溫箱、襁褓、嬰兒期,直到幼兒園,爺奶在他們身上投注了許多心力,不但睡眠少了,很少下廚的我,為了讓他們吃到乾淨、營養的食物,一周至少要開伙四天。
黏人的孫女喜歡爺爺哄著睡,孫子則大都跟我一起。每晚習慣了他們在身邊,只要想到有一天他們大了,例如要上小學,很可能就會回自己家過夜,到時要跟他們朝夕相處就難了。
沒想到,這天來得特別快。
兒子、媳婦為了跟孫子女培養感情,也希望他們接受的是父母的管教,於是決定周末晚上都帶回自己家,也好讓我們喘口氣。無論爺奶倆如何暗示,我們不會累、可以一直照顧、少睡一點沒關係……他們仍堅持帶孩子回家,我們也只好點頭答應。
傍晚時,送孫子女到電梯口,戴上安全帽,孫子顯得迫不急待,也忘了要跟奶奶抱抱,孫女比較貼心,不斷說,「晚上我會打電話來喔!」
周末時間突然空出來,實在太棒了!我可以放輕鬆,去吃頓大餐、看場電影……可是,為什麼我卻悵然若失,心裡好像被挖了一個大洞。
爺爺獨自看著電視,頻道換來換去,雖然平常會抱怨孫女都指定爺爺陪,哪兒都不能去;這會兒卻覺得周遭空蕩蕩的好安靜,好像再一次回到空巢期。
我只好坐在電腦前,用寫稿來填補時間,卻有想哭的感 覺,聽著〈當你老了〉這首歌, 好像失戀了一般。
寫著寫著,孫子女的電話來了,孫女想爺爺奶奶,可是孫子卻比較冷淡,講沒兩句就跑開了,甚至為了玩具,根本不想講電話。
我嘆了一口氣,終能體會媽媽當年的心痛與不捨。我只能安慰自己,他們現在拿得起、放得下,跟爺奶一起時親親熱熱,回爸媽家時只記得自己爸媽,有一天爺奶歸了天家,他們才不會太難過吧!
我也要努力學習,慢慢讓他們離開我的手心,只把他們放在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