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前,黎姓老榮民因嚴重肺阻塞下不了床,申請居家醫療。台中榮總醫護到宅為他居家療護,車資還由該院發起的惠康基金會補助。
黎姓老榮民省下買菜零錢存進「小熊撲滿」捐出,並取回空撲滿,要繼續將它存滿,醫病溫馨互動的小故事,流露生命之美。
南投縣醫師公會理事長許鵬飛說得好,居家醫療絕對虧本,如果要算錢,就不用走出診間。參與的醫師要有憨人精神,一個早上頂多看兩個病患。
台中市大台中醫師公會有逾百名醫師投入,並推出「不論里程數,找回老朋友」居家醫療服務,連跨區病患都能獲得良好照顧,確實能大大造福因交通不便、行動不便及身心障礙,而無法出門看診的病人,簡直是病人的活菩薩,值得其他縣市醫療公會仿效。
仁醫們到宅診治,免去臥床病人舟車勞頓之苦,降低疾病危害風險,雖賺不了大錢,但拯救無數的生命。
來回奔波辛苦偏遠山區的仁慈醫師,遠比在固定醫療院所看診更加辛苦,但醫病之間的愛心交流或善衍生善的小故事,將豐富心靈,讓生命感動生命,使醫療人生開展出非凡的意義。
楊樹槿(桃園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