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

文/妙勤法師 |2018.04.01
2156觀看次
字級
同理心是人世間最可貴的情操,是建立彼此良好關係的要素。有同理心的人,容易體諒別人,寬恕別人,給人機會;沒有同理心的人,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是怪人不責己,不知反省,甚至自私自大,有我無人,容易遭人唾棄。 圖/人間社
同理心是人世間最可貴的情操,是建立彼此良好關係的要素。有同理心的人,容易體諒別人,寬恕別人,給人機會;沒有同理心的人,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是怪人不責己,不知反省,甚至自私自大,有我無人,容易遭人唾棄。 圖/人間社
同理心是人世間最可貴的情操,是建立彼此良好關係的要素。有同理心的人,容易體諒別人,寬恕別人,給人機會;沒有同理心的人,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是怪人不責己,不知反省,甚至自私自大,有我無人,容易遭人唾棄。 圖/人間社

文/妙勤法師

同理心是人世間最可貴的情操,是建立彼此良好關係的要素。有同理心的人,容易體諒別人,寬恕別人,給人機會;沒有同理心的人,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只是怪人不責己,不知反省,甚至自私自大,有我無人,容易遭人唾棄。

最有同理心的人,就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發出宇宙中最偉大的平等宣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因為佛陀證得眾生平等的真理,讓我們知道六道眾生都有佛性,人與人、眾生與眾生之間,都有清淨平等的佛性,並無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只因無明妄想,產生了對自我的我見、我愛、我痴、我慢的執著,一切以我為出發點,彼此之間,若有利害關係,容易造成比較、計較等衝突對立。

記得初學佛時,有一次看到一隻蚊子,伸手正欲打牠,突然想到大師說佛教戒律,第一首重不殺生,「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為別形軀。」體現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想想蚊子只是要我一點血,我卻幾乎要了牠的命。當下覺醒,立刻把手收回來,在收回來的那剎那,也體證了佛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智慧。

佛光山在全世界二百多家的道場,百萬的信徒,都是因為大師的慈心悲願,大師早年歷經徐蚌會戰、南京大屠殺等戰爭,面對戰爭,一般人聽到的是槍林彈雨,但大師聽到的是苦難眾生的呼喚;一般人眼睛看到的是屍骸遍野,但大師看到的是佛教興衰與未來,覺得唯有佛法,才可讓眾生免於災難,為人民帶來幸福與平安,後來渡海來台,積極培養人才,廣度僧、信二眾。

大師教我們,什麼是「同理心」呢?

一、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所謂「同理心」,就是有一顆體諒別人的心。就是「感同身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換位思考,嘗試理解對方的感覺及想法。曾聽師姑描述,有一次大師外出到台東弘法,到一處加油站,外面許多商家在賣貝殼,大師叮嚀師姑,給每一位商家都買貝殼,那一次的弘法,帶了一大袋的貝殼回佛光山與大眾結緣。一般人到台東,就是參觀名勝古蹟,看海、玩水、撿貝殼,大師體諒商家營生不易,而且不只買一家,而是每一家都買,這種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行為,可以說是「同理心」的最佳表現。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喜歡的,人家給我們,我們很歡喜;自己不喜歡的,人家給我們,我們也會不歡喜。有一位老闆自認好心的送了「一大袋發霉麵包」給育幼院,院長客氣地提醒老闆「可不可以確認麵包還新鮮再送過來?」沒想到麵包店老闆竟然回嗆「不是很窮沒錢嗎?有東西吃還挑!」讓育幼院的院長當場傻眼。人同此心,我們自己不要的,加諸於人,別人又怎麼會歡喜呢?所以有同理心的人,必會給人歡喜、給人平安、給人幸福,因為這是我們所要的,別人必然也會歡喜。

三、將心比心,立場互換

人和人相處,由於心性不同,產生隔閡,假如能夠將心比心,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在美國,有位白人婦女帶著六歲大的兒子出遠門,找輛計程車,司機是位黑人。兒子從未見過黑人,心中非常害怕,就問媽媽:「這人是不是壞人,為什麼會長得黑黑的?」黑人司機聽了很難過。此時白人婦女告訴兒子:「這位司機叔叔,不是壞人,他是一個很好的人。就像咱們家花園的花,有紅、有白、有黃,那花的種子是不是都是黑色的?黑色的種子,開出色彩鮮美的花朵,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是不是?」孩子恍然大悟地說:「是啊!感謝司機叔叔,您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我要為您祈禱。」黑人司機感激的說:「夫人,您的一席話,讓我的人生,充滿光明希望,不再晦暗,謝謝您!」我們如果常常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體諒別人,關懷別人,對於同是我的家人、鄰居、朋友,乃至不認識的人,我都能給予同等的關心,不要有分別心,這才是同理心的最高發揮,更溫暖了傷痕累累的心。

同理心,是建立人我平等的觀念,建立在同體共生的關係中,我們的社會,如果推動同理心,則社會就沒有「以強欺弱、以大凌小、以富笑貧」的現象,在平時就要常常為別人設想,體認每個眾生都有清淨平等的佛性,學習「將心比心」,將心比心就是佛心;體諒的心就是佛心。希望大家多學習同理心,必能為大眾帶來幸福與安樂、祥和與美好的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