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圖/人間社
妙勤法師
圖/人間社
文/妙勤法師
圖/人間社
佛教發源於印度,光大於中國,近幾十年來,隨著人間佛教的推動,在台灣更是蓬勃發展,將佛法弘傳到全世界。在佛陀時代,因交通不便,佛法只弘傳於五印度。星雲大師出家近八十年以來,到處行腳,不曾停止,法傳五大洲,更是席不暇暖,將佛光山的四大宗旨及國際弘法,作為基本核心,貫穿於人間佛教理論及實踐中,人間佛教的推動,分成五個面向:一、文化出版;二、教育辦學;三、弘法活動;四、慈善事業;五、國際弘法。
佛陀時代佛法口耳相傳,輾轉有經典結集,中國僧人西行求法,佛法透過傳譯,弘傳於中國,其間也歷經三武一宗法難,幸賴佛法真理源遠流傳,總可化險為夷,流傳至今。在近代清末民初,有「中國佛教復興之父」的楊仁山居士,在南京捨宅設金陵刻經處,其他如天津、北京、揚州等也都有刻經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刻經處大多遭毀損,但總理周恩來特別下令保護金陵刻經處,到現在此刻經處還在從事印經的工作。另外在文革期間,有香港嚴寬祜居士成立「香港佛經印送處」,在文革延燒的火堆中,將佛經搶救出來,運送到香港,在佛教危急存亡之際,保護佛教。
一九二七年軍閥割據,篤信耶穌教的馮玉祥在河南廢寺逐僧,發動全省毀佛運動,幸好太虛大師和蔣介石交情甚篤,常有往來,在佛教授廟產興學遭受迫害時,蔣介石告示保護佛教:「一、真正依佛教行持的僧徒,可以保存。二、藉教育以造就有知識的僧徒,可以保存。三、寺院須清凈莊嚴,不可使非僧非俗人住持。且對於社會,興辦有益的事業,可以保存。」也幸好當時還有一些黨國元老,如戴季陶、于右任、屈映光等佛教信徒,在大時代的動亂中,對護持佛教起了一點作用。
為了續佛慧命,許多高僧大德、知識分子,前往台灣、香港新馬等地繼續發展佛教,甚至環島八十天,推廣了數百部大藏經。一九五○年星雲大師在台北和高雄成立「佛教文化服務處」,有《中英對照佛學叢書》、《蘇東坡傳》、《佛教故事大全》、「每月一經」等,這些通俗、白話、易懂的佛法書籍,廣受大家歡迎,如同「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一樣,廣為風行。早年開山發行十日一期的《覺世》旬刊、一個月一期的《普門》雜誌,轉型到現在成為一分天天出版的《人間福報》。佛法弘傳的方式,《毗尼母經》:「我法中不貴浮華知言語,雖質樸不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在內容上要文字流暢、白話易懂,有可讀性、藝文性、生活性,這都是人間佛教契理契機的展現。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因為過去的歷史作為借鏡,為了避免前人的錯誤,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舉凡「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淨化的」,以正信佛法拯救人心,以人為本,可以為這社會帶來淨化善美的事業,大師都努力去推動。
大師除了重視文化,更重視教育,在歷經大時代的艱苦磨難,領略出佛門教育,提倡三皈五戒,認為受戒是:我自由,他自由,大家都自由;我安全,他安全,大家都安全;我歡喜,他歡喜,大家都歡喜;我健全,他健全,大家都健全;我受用,他受用,大家都受用;我得度,他得度,大家都得度。大師相當重視社會教育,創辦了均頭、均一中小學、普門中學和國內外五所大學,以人文辦學,讓大家明白因果、重視家庭倫理、社會道德,以無我利他的心,利益大眾。
在慈善方面,因為世界五大洲都有佛光會,常在災難發生時,就有佛光人在現場關心或提供物資。如在巴西有「如來之子」貧童教養計畫,避免兒童和青少年遭受黑道利誘販毒,或因失親、失學、早婚、未婚生子處處可見而社會失序。法師和專任老師為孩子免費補習語文,指導打坐、健身操、手工藝、歌唱和舞蹈等技能,並供應營養點心,再送孩子回家。更有踢足球資質優異者,送到台灣南華大學就讀。在南非的天龍隊,是來自偏鄉的貧困失學女孩,常住為她們安排直排輪舞龍、中國大鼓、敦煌直排輪飛天、和人間音緣等藝術課程外,還安排有電腦、中文等學科,期給予學員多方面的學習和發展機會。
在弘法方面更是廣結善緣,舉辦三好體協,提倡運動有益身心,更鼓勵青少年觀看籃球比賽,並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成立「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舉辦「世界宗教聯誼會」,邀請海內外二千多個宗教團體,多達五萬人參加,天龍八部齊聚一堂,宛如佛世再現,回歸佛陀時代的感覺。另為了台灣佛教與全世界僧團的團結,成立中華人間佛教宗教總會,藉由彼此參訪交流,培養佛教解行並重的人才。
過去的佛教很可惜,因為政治因素,無法積極作為,重視出世,不重視入世;重視寺院,不重視家庭;重誓山林,不重視都市;重視男眾,不眾視女眾。因此不能全面性、普遍性的展開,而人間佛教把這一切都融和、圓滿了,尤其在台灣現在是民主時代,更可將傳統與現代融合,以現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依義不依語」的善巧方便,將佛教以現代人能懂、能接受的方式,推動「三好」、「四給」、「五和」、「六度四攝」的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