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林太太於懷孕三十二周做產檢時,即知肚中男嬰「安安」有心臟問題,出生檢查發現罹患「主動脈肺動脈窗合併主動脈弓截斷、心房中膈缺損與開放性動脈導管」等嚴重心臟病,如不動手術,恐怕活不過一個月。馬偕團隊在安安出生後第二十四天,為安安體內僅三公分、約一個「拇指大」的心臟動手術,成功度過難關,並創下排名「世界第三輕」的新生兒心臟手術紀錄。
為安安開刀的馬偕兒童醫院心臟外科教授張重義表示,孩子特殊且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考量手術時間與體外循環的時間相當長,加上早產兒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加深了手術難度。
他一度希望等孩子長大一些再開刀,但因為安安喝的奶完全無法吸收,呼吸漸趨衰竭,同時藥物幫不上忙。眼見無法按照原定二千二百公克以上再開刀計畫,經與團隊共同討論,決定於出生後第二十四天,即去年九月十八日進行第一次心臟手術治療,當時安安才一千九百四十八公克。
張重義說,手術費時將近九小時,主要是先以自體心包膜重建小朋友的主動脈弓,並修補主動脈肺動脈窗,手術在全身深度低溫麻醉、心臟停止靠「葉克膜」(人工心肺機)的體外循環,並使用暫時全循環中止方式進行,幾乎是「與時間賽跑、向極限挑戰」。所幸,團隊掌握時間,完成了第一次心臟手術。
隔天,再度因為下肢循環不佳,重建的主動脈弓有狹窄情況,故又進行第二次心臟手術,再加以擴大主動脈弓。張重義說,不使用人工血管,是因為人工血管不會隨著小孩長大,而具有延展性。安安在接受手術後,心臟功能逐漸恢復,目前持續門診追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