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托盤是很古早的器具,如今已經很難看到,雕花的手工製品更是罕見,只能在民俗文物店一窺風貌。圖/吳一忠
文/吳一忠
木托盤是很古早的器具,如今已經很難看到,雕花的手工製品更是罕見,只能在民俗文物店一窺風貌。
這是一個台灣早期的木托盤,在親戚廢棄屋的角落裡找到的,仍舊保持良好,盤中刻有一副送禮的花籃,裡面放置花朵裝飾,刻紋典雅精緻,依品相質感來看,最初應該是彩繪的,隨著歲月流轉褪色,印證色法必然「成住壞空」的真諦。
托盤多為方圓兩種,常見的是方盤。材質有木質、金屬、塑膠、膠木等,依場合需求擇取使用。在西餐廳多採用金屬製,主要是配合典雅的裝潢,展現高貴的品味;家庭或祭祀多使用塑膠,價格低廉容易清洗;少數冰果室、飲食店等復古商家,或別具特色的餐廳,使用木質的托盤,溫潤獨特的木紋,能增添懷舊的氛圍。
回想幼年家貧,幾乎沒有飽餐過,只要看到托盤出現,就表示有拜拜辦桌或喜慶宴客,小孩子跟著廟會陣頭或喜宴場合,等到法會結束或送客散桌時,分到普桌祭拜的供品,或拿筷子串起丸子,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如今年近耳順,經濟不再拮据,看著陳舊的木托盤,托盤依舊,但隨著年歲和心境的改變,已不復當年的意義!憶及那段窮困童年,不禁感慨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