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佩玲
方形的餅乾盒靜謐地躺臥在書櫃中,雖未標示「請勿觸摸」字樣,卻是全家人不敢越壘的小小禁區,唯有在我的分享時間裡,珍貴的小收藏方能在讚歎聲中美麗現身。煎餅鐵盒是童年時特別要求母親留下的,堅固牢靠的材質固若金湯,最適宜擺放平日珍藏的小物件,彷彿是潘朵拉的盒子蘊藏著無限的想像空間。
琳瑯滿目的糖果包裝紙,一張張平整的擺放著:鮮黃醒目的義美白脫糖,是昔日喜餅中的必備糖品;可玩接龍遊戲的情人糖,更是初學英文時的最愛;繪有老鷹圖樣的巧克力外包盒,豔麗的色彩就像誘人的巧克力般令人無法抗拒;而月餅的梅花形標籤,顏色豐富並標示著豆沙、棗泥、蓮蓉、鳳梨蛋黃等各式風味,見證了台灣食品工業的更迭,也載滿了童年的甜蜜記憶。
翻開一旁的集郵冊,羅列著每學期購買的防癆郵票與自己費心蒐集的通信郵資,繽紛多樣的圖案美不勝收,諸如金門莒光樓、陽明山中山樓、二十四孝故事、古蹟名勝與水果禽鳥,盡皆縮影於方寸之間,而遠渡重洋的英美郵票則是當時的稀有珍藏,在資訊不發達的世代裡,集郵不僅延伸了生活觸角也開啟了探索世界的美好願景。
郵冊的末兩頁,擺放一張張一寸的大頭黑白照,在彩色相片不普及的年代中,國中、小學的畢業證照成了互道珍重的相贈品,稚氣未脫的臉龐掛著腼腆的微笑,對照著後面書寫的姓名,在記憶的長流中搜尋往日的身影,天真爛漫的無憂童年彷彿又在眼前鮮活呈現。
堆疊整齊的卡片與信箋,刻意的繫上粉色蕾絲緞帶,記錄著人生歲月中的珍貴情誼,手寫的溫度並未隨著紙張的泛黃而褪淡,反倒是歷久彌堅愈陳愈香醇,每每展讀逐字咀嚼品味,一如暖流溫潤流淌於血脈之中,令人覺溫馨。
夜闌人靜,潘朵拉的百寶箱再度開啟,小精靈們美麗現身,輕聲訴說著屬於自己的故事,一個個令人永誌不忘的美麗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