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陸惠台政策 應保持樂觀

宋磊 |2018.03.06
566觀看次
字級

宋磊(嘉義市/獨立評論人)

大陸國台辦近日公布三十一項惠台措施,大陸提出如此優渥的赴陸條件,將大幅提高台灣人前往發展的意願,也增加兩岸互動的機會,更大舉降低兩岸發生衝突的可能。

大陸提出惠台政策的目的為何?或許在府院高層眼中將其視為威脅,並認為是對岸統戰的技巧之一。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大陸政府對於台灣民眾普遍抱持友善態度,對於兩岸的發展,早已從原先的「武力解放」階段到現今的「心靈契合」,固然中間早已經過數十年,兩岸也有各自的政治發展模式,台灣也成為民主政治的典範之一,大陸更成為世界第二強權,其國際地位早已超越當年貧窮破敗的場景,成為亞洲經濟中心,更是各國爭相爭取合作的對象。

台灣雖然早已擁有成熟的民主政治,但在政黨競爭與意識型態作祟下,優勢大幅下降,早年「台灣錢淹腳目」的景象早已消失,年輕人因低薪無法擁有更好的生活,退休的軍公教因年改使得全台上下不分年齡、職業忐忑不安。

放眼大陸,除了仍是共產黨統治外,在經濟的硬體建設上,早已趕上先進國家,甚至在高鐵的路線發展上超越美國。軟體部分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互聯網等則急起直追,一些西方學者更早已預言,二十一世紀為中國人的世紀,台灣怎能輕忽呢?

當大陸提出惠台政策時,所標舉的意義除了是降低兩岸衝突外,更象徵對岸有足夠的自信吸引台灣人前往發展,相較於三十年前的大陸,台灣無論在資金、人才皆享有絕對優勢,然而經過數十年後的發展,台灣有何因應對策?

在當前台灣經濟停滯、財政有限、產業無法升級、執政黨無法提出有效的兩岸政策,加上年輕人無法看見未來的成長動能時,人才出走的可能將大幅提高,對於台灣將會形成多重打擊。

大陸固然有「武統」的聲音,解放軍內部也有鷹派勢力的存在,在過去有意或無意對台釋放一些較不友善的訊息時,大陸政府仍希望在「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旗幟下,維持兩岸交流,當今大陸不但因推動「一帶一陸」成為全球焦點,台灣無論是在文化、語言甚至習慣皆與大陸相似,對於大陸的惠台政策應保持樂觀,畢竟一時的「意識形態」只利於選舉,對兩岸的長期發展將是弊大於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