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烈火熊熊的大鍋爐邊,熟練地拿著百人吃的大鍋鏟,翻炒食物。黝黑而俊秀端莊的臉上流滿汗水,他擦也不擦地努力繼續他的工作。
常聽國人說起泰國人工作不積極,生活懶散,但這個年輕人專注持續的神情吸引了我。
他是泰國曼谷大學四年級的學生。聽師姐說,他已在佛光山曼谷文教中心做義工兩年多了。兩年前佛光山在曼谷辦浴佛法會,他因緣際會參與了,從此就緊緊地跟隨著佛陀的教義行走。
他非常敬仰星雲大師,他總說有一天存夠了錢,他要到台灣,親禮大師。他告訴我,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機會接近佛法,他不想讓年輕人認為道場、佛教活動是枯燥煩悶無味的,他知道如此好的東西,一定要給泰國年輕人分享。於是他召集了一百多位泰國高中大學生,參加佛光山曼谷文教中心舉辦的佛學營。那天在廚房裡多位年輕人,就是由他的因緣到道場做義工的。
泰國是小乘佛教,台灣大部分是大乘佛教,我問他對於大乘、小乘之間的差別看法,他說:「大乘法師給我的感覺是無我無私的付出,信徒和法師之間比較沒有距離,能和法師打成一片,心靈比較能溝通。」在小乘佛教的認知裡,這輩子的窮困即是事實,再怎麼努力也難以改變,有可能由於這樣,以致多數泰國人較認命不積極。
他帶著爺爺、奶奶、父母、姐姐都來文教中心共修。我非常驚訝他們讀經文是用中文發音的,可想這群朋友是要用多大的願心才能做得到,我到泰國二十多天,只學會一句話「可噴卡」(謝謝的意思)。
我問他歸依了嗎?他說曼谷文教中心這兩年沒辦歸依典禮,所以尚未有歸依。我告訴他,這也不要緊,在佛陀的眼中,他早就是佛陀的孩子了,他現在的所作所為,也跟他心裡崇敬的法師們一樣,為別人無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