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草案高二數學將分A、B版本學習,以後學測可能從考兩天變三天;圖為學測考場情況。
圖/資料照片
【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審查十二年國教國中小學暨普通高中、高職及綜合型高中數學新課綱草案,未來高中數學從二年級起將分成A、B兩個版本,其中理工進路學生將修數A,文史學生修數B,醫農商管學生則視大學科系採計需要選修數A或數B。大考中心則表示,配合新課綱的決議,未來大學學測可能也會分卷施測,甚至不排除從現行考兩天朝向三天考試來規畫。
依據十二年國教數學新課綱草案,高中數學科從高二起,將分A、B兩個版本授課,依照理工、文史、醫農商管等三類學生,分為三軌學習,而高三數學則改為非必修,在部定「加深加廣選修」中,提供數甲、數乙給想要加強數學的學生選修,但「不選也沒關係」。另外,計算機輔助數學也將納入學習當中,從國一開始實施,將來國中會考、大學學測與分科測驗(指考)也都將開放考生可帶計算機入場應試。
學測可能2天變3天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現行高中數學採九九課綱,高二自然組與社會組分採A、B兩個版本授課,高三則依同樣方式,分別上數甲、數乙,而根據新課綱草案,未來高中學生修習數學,從高二起,有「高數學需求」(理工資電傾向)的學生可修數學A,「不同面向數學需求」(醫農商管傾向)學生,可選修數學A或數學B,「低數學需求」(文法藝術傾向)學生則可修數學B,依據不同傾向大學科系對數學能力的需求,也能跳脫自然組、社會組的分法,進行更細致的適性規畫。
對此,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表示,目前學測無分社會組和自然組,數學科只有一份試題,只在指考才有分別。而依據新課綱草案,如未來學測仍維持同一份試題,則將會與新課綱衝突,因此學測就必須配合調整。
劉孟奇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採數A與數B兩種試卷分開測驗,商管學生可以兩種都考,但因現行學測計有六科,如將數學拆成兩節,則時間非常緊迫,因此學測也可能從考兩天而朝向考三天來進行規畫。
計算機擬開放「上考場」
至於開放帶計算機入場規定,劉孟奇也表示,雖然包括研究所以及部分國家考試都能帶計算機入場,但畢竟其試場規模小,人數也少,但大學學測人數、試場多,較難以有效監控,因此大考中心暫擬三種方案,一是公布規格和功能,由考生自行攜帶,不過因為計算機易改造,恐有電子舞弊疑慮,所以這在執行上可能會有困難;第二種是調漲學測報名費約新台幣一百至二百元,由大考中心統一進行計算機採購;至於第三種方式,則由政府補貼每年約一千至二千萬元,由大考中心統一採購。但最後將採哪一個方案,還得再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