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根據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二○一七年中國大陸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人民幣五萬九千六百六十元,約八千八百三十六美元(約新台幣二十六萬元)。大陸學者指出,若中國大陸經濟持續向好,可望二○二二年成為高收入國家。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二月公布的「國民所得統計摘要」顯示,二○一七年台灣人均GDP為二萬四千三百三十七美元(約新台幣七十一萬七千元)。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天在官網公布「二○一七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人均GDP為五萬九千六百六十元,比去年成長百分之六點三。全年國民總收入八十二兆五千零一十六億元,比去年成長百分之七。
陸媒財經雜誌三月一日報導指出,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為人均國民收入一點二萬美元左右;中國大陸可望在二○二二年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
報導引述大陸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指出,如果接續四年保持百分之六點三左右的增速,同時匯率維持穩定不出現大幅貶值,大陸應該能在二○二二年實現人均一點二萬美元的收入水準,成為高收入國家。
他說,從目前經濟成長態勢看,大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不大。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均國民總收入持續難以跨越高收入國家界限。在拉丁美洲及一些東南亞國家表現明顯。
北京大學教授蔡志洲表示,未來隨著中國大陸老年化程度加深,勞動年齡人口快速下降,若能發揮科技的作用,就可實現以更少的勞動人口來支撐經濟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