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一名二十五歲蔡姓女子,最近眼角餘光常瞥見有相機閃光燈閃爍,她以為遭不知名人士跟拍、恐懼不已;月前發現「連進房間都閃」,一天多達八、九次,就醫才發現是眼周視網膜裂孔,導致閃光頻繁發生,接受雷射手術治療後一個月,看到閃光的頻率大為降低。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副院洪啟庭說,蔡女士,是高度近視患者,近幾年因工作關係,每天滑手機四、五小時,導致視網膜病變提早出現,左右眼的視網膜周邊均有裂孔,才會經常看見閃光,而且頻率隨惡化程度增加,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生視網膜剝離,甚至面臨失明。
蔡女士表示,自己大學畢業時已近視九百度;上般時常以手機回覆顧客詢問,回家後又與友人視訊聊天,屬手機重度使用者。她說,開車時也常誤認被測速照相拍到,相當困擾,直到就醫才釐清是眼睛出狀況,已盡量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
洪啟庭說,視網膜病變初期症狀常以飛蚊症表現,成人發生率達三成,但高度近視者會提早五至十年出現症狀,若長時間使用3C,更可能二十、三十歲就發生視網膜病變,他門診上這類患者有二成才二十幾歲,且大多近視六百度以上,治療時須以雷射手術修補已出現裂孔的視網膜,降低視網膜剝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