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與印度兩國,主宰南亞情勢,隨著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加上大陸海軍航行至印度洋的機率頻頻升高,鄰國的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又時常與大陸眉來眼去,從去年至今的邊界議題,中印兩國逐漸成為競爭者。
對於大陸來說,在經濟、國家安全的旗幟下,將其勢力擴張至南亞,已是既定政策,也為南亞局勢增添不少緊張氣氛。
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大陸透過海上絲路的建構,是維持自身國家戰略利益的方向之一,從鄭和下西洋即可明白。
由於印度洋是連結麻六甲海峽與波斯灣的必經航道,在大陸能源需求日益高漲的現實下,加上印度洋上的海盜事件頻傳,維持印度洋航道安全成為當前大陸海軍與政府努力的重點。
至於印度,北邊與大陸仍有邊界問題尚未解決,西面的巴基斯坦又與大陸在能源、經濟政策上互通有無,大陸海軍艦隻出現在南面的印度洋的機會又日益頻繁,自然感受到被包抄的感覺,為此印度政府在國防上不但大力發展新一代的烈火系列彈道飛彈,希望透過導彈的長距離射程達到嚇阻北京的目的,海軍與空軍加速裝備的更換成為當前的國防重點。外交與政治上,呼應美國川普總統的「印太戰略」,希望透過美、日、澳、印四國的力量形成圍堵大陸的態勢。
印度為抵制大陸的持續作為,特別向伊朗租借具有戰略價值的查巴哈港來嚇阻大陸在南亞、印度洋上的擴張。不難發現,中印兩國在南亞上的競爭,日漸白熱化,其緊張程度已超越美中兩國在南海上的互動。對於兩國來說,目前仍欠缺互信機制,隨時皆有擦搶走火的風險。
中印關係變得如此緊張,究其原因與大陸推動「一帶一路」的政策有關,對於印度來說,其具體政策目標不明,特別是對於「海上絲綢之路」有關於印度洋上的行動,印度政府仍有疑慮,當印度無法完全了解大陸的外交政策時,對於大陸的對外行動便無法以「理性」模式思考,誤判情勢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加上兩國過去曾爆發三次邊境戰爭,高度不信任充斥著兩國,這一切的根源,大陸也須承擔相當的責任,消除鄰國的緊張感,是大陸當前需即刻解決的問題。
宋磊(嘉義市╲獨立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