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小事 孩子的大事 文/施佩君 |2018.02.25 語音朗讀 17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來自比利時的圖文作家安.艾珀(Anne Herbauts)是一個才華洋溢的「詩人」。她的繪本猶如一首詩,是一整本書就像一首詩,不是文字不是圖畫,而是包括文字、圖畫、編排、裝訂,甚至紙張的選擇、開本的大小,都是詩的意象,詩人主觀情志的載體。 圖/小熊出版提供 來自比利時的圖文作家安.艾珀(Anne Herbauts)是一個才華洋溢的「詩人」。她的繪本猶如一首詩,是一整本書就像一首詩,不是文字不是圖畫,而是包括文字、圖畫、編排、裝訂,甚至紙張的選擇、開本的大小,都是詩的意象,詩人主觀情志的載體。 圖/小熊出版提供 來自比利時的圖文作家安.艾珀(Anne Herbauts)是一個才華洋溢的「詩人」。她的繪本猶如一首詩,是一整本書就像一首詩,不是文字不是圖畫,而是包括文字、圖畫、編排、裝訂,甚至紙張的選擇、開本的大小,都是詩的意象,詩人主觀情志的載體。 圖/小熊出版提供 文/施佩君 親子共讀 比利時的圖文作家安.艾珀以《重要的小事》療癒不被傾聽的孩子,如封底文案所說:「微不足道的煩惱,也需要有出口;微乎其微的憂傷,也需要被理解。」事無大小之別,差別的是事情在說者、聽者心裡的重量。 來自比利時的圖文作家安.艾珀(Anne Herbauts)是一個才華洋溢的「詩人」。她的繪本猶如一首詩,是一整本書就像一首詩,不是文字不是圖畫,而是包括文字、圖畫、編排、裝訂,甚至紙張的選擇、開本的大小,都是詩的意象,詩人主觀情志的載體。 曾在Youtube上搜尋到一則專訪的影片,安.艾珀自述:「我既不是插畫家,也不是作者,更不是寫作的人,因為我創作書本。這麼說吧,我寫書,而所謂的寫是文和圖一起,我既不在文字裡也不在圖畫裡,而是在兩者之間,我的書寫是讓文字和圖畫碰撞……故事寫在文字和圖畫裡,但最重要的,是在書頁的整合裡。」這是閱讀她的作品一個很重要的認識。 表達微物世界的美好 從二十一歲開始創作,安.艾珀已完成超過三十本的繪本和漫畫,中譯本卻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都已絕版,例如這本二○一三年出版的《微乎其微的小事》,有興趣一讀的人可以到附近的圖書館找找。 「小事」加上「微乎其微」,如微塵,細小而繁多,多到滿溢,「滿溢」正是作者要傳遞的情感。《微乎其微的小事》藉由四月太太在花園裡的一天,詮釋日常生活微物世界的種種美好──美好不等於快樂,因為這裡有甜蜜有脆弱有悲傷,有回憶有當下有等待,四月太太在經歷、感覺、思考著這些生活瑣事,以及這些瑣事所堆疊發酵出的芬芳。 「四月太太搖搖頭:『可是我們該拿這麼多幸福怎麼辦?』」對四月太太而言,幸福是一種結論,而不是過程中所發生的事;可是太多了,多到讓人覺得巨大,讓人覺得渺小。於是她閉上眼,在黑暗看見星光,然後開始遺忘,遺忘「某種好大好大大得無法聽見的事」……讀到這裡,我覺得胸口滿漲著溫暖,有一種想打嗝的感覺,那是踏踏實實、真真切切的活著帶來的滿足。 這本書除了前後跨頁,中間每一個跨頁都有可以展開的摺頁。我很喜歡這個設計,展開的動作是閱讀,而展開本身也是一種意象;每件微乎其微的小事都能展開成大事,也能收合成小事,這一放一收,就讓我想到「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這句禪語! 更加貼近孩子的語言 《微乎其微的小事》與孩子的對話方式,是少見且冒險的,或許不是每個小孩都能接受,可是這樣的嘗試太重要了──對成人的內在小孩來說。而最近出版的《重要的小事》,是安.艾珀為人母之後的作品,不論畫風、故事、書的呈現都有別於以往。一樣是說小事,這本書更貼近孩子的語言,甚至連圖畫都像孩子的筆觸。它一樣是詩,是一首簡單流暢、活活潑潑的童詩,然而,它要提醒我們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態度:感同身受。 《重要的小事》書題一語雙關,小事是主角的名字,而這個男孩的煩惱是一件小事:他的貓咪不見了。小事一路找貓,一路訴說,聽到的回答都是「大事」,讓他自覺渺小。 可是再渺小的事也不會憑空消失,小事並不會因為別人的大事而忘了自己的悲傷。後來小事來到北極,遇到因紐特人,他不再問了。「小事縮起脖子,天氣很冷」,而因紐特人只是看著他。 小事一路遭遇的種種「成人的態度」,是不是很熟悉?唉!我深深反省。後來小狗來了,主動問他為什麼難過,小事回答:「沒什麼。唉!真的沒什麼。」他學會了壓抑,學會自我忽視,多麼令人心疼。幸好小狗的傾聽化解了小事心頭的冰霜,而現實生活中呢?我們的孩子是否正因為我們的無視而感到心寒呢? 不知是有意無意,安.艾珀在小事回答沒什麼的那一頁上頭,放了一張顛倒的漢字古文剪貼,內容是秦觀所寫的〈曾鞏哀詞〉,仿舊模糊的字體中隱約可見「大放乎厥詞」的諷刺。 安.艾珀以《重要的小事》療癒不被傾聽的孩子,如封底文案所說:「微不足道的煩惱,也需要有出口;微乎其微的憂傷,也需要被理解。」事無大小之別,差別的是事情在說者、聽者心裡的重量。 前一篇文章 看見漢字的美感 為現代人解讀古老文字 下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 畫家的京都旅情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流量國度》顛覆世界 造就自媒體盛世【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閱來悅愛《這裡,那裡》】沒有最完美的生活選擇【閱來悅愛】《我的腦袋去哪了?》 隨時隨地探索想像世界【閱來悅愛】《盆栽先生》 從植物思索人生功課【閱來悅愛】《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不想工作了!》幽默探討工作意義【閱來悅愛】以待客之道款待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