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觀賞隋唐古裝劇,劇中絕對少不了與外敵作戰的場面,即便是一部宮廷內部爭鬥的戲劇,也必然會有帝王煩惱著如何抵禦外患的戲碼。圖/徐丹寒
文╱徐丹寒
當我們觀賞隋唐古裝劇,劇中絕對少不了與外敵作戰的場面,即便是一部宮廷內部爭鬥的戲劇,也必然會有帝王煩惱著如何抵禦外患的戲碼。隋唐期間,北方突厥不斷入侵,始終是當時中原地區的隱憂,兩朝皇帝幾乎無一幸免。
塞外遊牧民族突厥汗國,西元552年建立,勇猛善騎射,隋朝時,經常大批兵馬南下侵擾農耕的漢民族,成為中原帝國國防上的威脅。後來,突厥汗國的內部政權出現問題,混亂的世襲制度影響君主的有效集權,各地可汗林立,突厥汗國最終分裂成東突厥和西突厥,兩邊各自擁立可汗。儘管如此,內政鬥爭問題仍十分嚴重。
隋朝滅亡後,唐朝崛起,國力旺盛,唐太宗李世民先是擊敗了東突厥,兒子唐高宗李治則擊敗了西突厥,突厥最終降伏於大唐。然而,唐高宗末年,突厥政權再度建立,史稱後突厥汗國。直到西元745年被唐玄宗李隆基消滅,突厥汗國才正式滅亡。
值得一提的是,玄奘大師西行取經,強大的突厥正位於西行路上,他們的態度足以決定玄奘大師取經順利與否,幸而玄奘大師結識了西域高昌國的國王麴文泰,兩人結拜,情誼深厚,麴文泰親筆寫信給西域諸國請託,包括突厥可汗,使得玄奘大師一路通行無阻。
只是後來麴文泰被西突厥逼迫結盟,藉以控制西域地區與絲綢之路,如此一來觸怒了西突厥的大敵李世民,因此大唐派兵攻打,麴文泰便在這段期間不幸病死。
突厥汗國最後雖然滅亡,但它曾經昌盛一時,幾乎領有整個中亞地區,宗教文化亦頗為可觀,成為大唐歷史中反覆被提及的西域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