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需加強頸部保暖,配戴圍巾、高領毛衣等,可避免頭痛、眩暈。圖/資料照片
【本報新北訊】逢冬天氣溫低,血管收縮引發患者頭痛、眩暈而感到天搖地動,還會誤以為「地震又來了」。醫師提醒,避免冬天頭痛、眩暈症頻繁發作,尤其須做好頸部保暖及治療感冒,避免感冒病毒誘發周邊型眩暈。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指出,近來因頭痛、眩暈症就醫的患者較多。眩暈症的類型,可分為因感冒病毒誘發、內耳不平衡等平衡系統不佳引發的「周邊型眩暈」;導因於血管循環不良引發的「中樞型眩暈」,平常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相對狹窄,氣溫降低、忽冷忽熱會造成血管收縮,引發血液循環不良,就可能引發眩暈。
此外,氣溫降低引發的偏頭痛、緊張性頭痛也不少。甄瑞興說,天氣太冷會刺激三叉神經,進而刺激到腦中央引發頭痛,以及天冷引發肌肉收縮,肩頸緊張、收縮或向上聳肩等,工作壓力大等,陸續出現後腦脹痛、晚上頭痛加劇等緊張性頭痛。
他建議,天冷頭痛與眩暈發作,提醒有慢性病的患者更應注重保暖,除穿著暖和之外,尤其須加強頸部保暖工作;一有感冒也必須妥善治療處理,避免病毒入侵內耳引發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