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娟瑜
「失智」這兩個字看起來很刺眼,也不在我的生涯規畫內,因為做過基因檢測,證明並無失智的可能,加上我又過著「五動人生」(活動、運動、嚼動、心動、互動)的生活方式,按醫學界的說法,應該不至於過早衰老,因為失能、失智而了無生趣。
話說在前
現在把話說在前,只因為家裡人多嘴雜,萬一真有什麼閃失,大家可以按照我的意願來照顧。
如下兩種方式,讓我先來想一想吧!
第一型:楢山節考式
日本作家深澤七郎著有小說《楢山節考》,提到日本古代信濃國(現今長野縣),因糧食不足,生活困難,老人家或者年老力衰者,自認占了一口飯碗是不當的;或者因為孫兒、孫女挨餓啼哭而不忍,於是自願成為被丟棄到深山谷底的一員,由壯年子女背到深山等死。
這樣被棄置山谷,萬一沒在第一時間就摔死,在星空俱寂的夜裡奄奄一息之際,還要聆聽群狼對著月亮長嚎,然後等著被一口一口咬嚙,這種死法太悲壯,也太淒慘了。
我當然不選擇如此提早放棄!
第二型:送進養老中心
本來我已規畫在地養老,但是萬一失智,生活不能自理,這時該怎麼辦呢?
根據照顧媽媽的經驗,從初期醫院檢測確定,到晚期需要全程陪伴照顧,前後過程約八到十年。若是這樣,我會做如下決定:
一、如果初期還能行動自如,但是思緒有點混亂,又語詞顛三倒四,就從存好的預備金中挪出一筆作為雇請外傭的費用,千萬不要影響兒子、媳婦及孫兒們的正常生活。
這時,有兩項注意事項:
(1)準備一間空房讓外傭住。
(2)若另一半Show並未失智,生活仍可自理,那麼放他自由,千萬不要來扶東扶西;若Show也有失智現象,和我一樣在初、中期階段,那麼就多請一位外傭來照顧我們倆。
但根據一位外傭仲介所說,目前照顧一位老人家,薪資加上吃住,約需新台幣三萬元,這樣,兩個人一年就需要七十二萬。哇!想到這裡,我的預備金夠用嗎?我可不想增加家人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二、若是在失智的後期階段,已經大小便失禁,又疑神疑鬼,加上身體機能退化,需要二十四小時的照顧,那麼一定要家人根據我的「生前事」交辦事項,直接送到安養中心。有空就來探望,沒空也無妨,因為都已經失智了,還能記得什麼呢?
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家人千萬不要因此感到內疚,我的人生由自己負責,最後的階段絕不要拖累子孫。生前,大家有緣分成為一家人,必是有很深的靈魂連結,才能有如此美妙的相遇;至於軀殼的離去,也不過是一種形式的轉換罷了。
請大家仍然秉持「分工合作,同心協力」的方式,在照護上做好公平、合理的時間分配和財務分擔。若兄弟間對於如何安置老爸、老媽有不同意見,那麼,身為家中第二個兒子,Arthur,你一定要尊重大哥Bridge的想法,由他做最後的決定。
寫到這裡,心中實在不捨,我怎麼忍心讓家人在我最後的階段,跟著受苦受難呢?失智初期一定還有藥物可以延緩,且醫學、藥物日新月異,絕不要放棄,自己更要持續學習,保持身心靈活的生活方式。
好啦!暫時擱筆,我要去游泳池了。好活比歹活更重要,我要向失智症挑戰,趁現在還生龍活虎之際,多存點「生命老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