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來襲,近日心肌梗塞發作的病患不乏青壯年。圖為示意圖。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寒流來襲,上急診報到的患者激增二、三成,不少老人家冷到受不了,不少青壯年也因沒做好保暖措施,頭暈、頭痛、心悸掛急診。醫生表示,急診腦中風、心肌梗塞、腸胃道出血、肺炎感染病人多,病床滿到走廊。高雄榮總指出,心肌梗塞病患增加,一天可做了六台心導管手術,其中有二成都是年僅三十、四十歲的青壯年。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部長劉耀華說,除了有心血管病史的高齡長輩,日前有名三十六歲女性幾天前到急診時血壓飆至二百多,為她開立降血壓藥返家休息,過了兩天又回來急診報到,還有患者天天約朋友吃熱呼呼的火鍋,幾天下來腸胃受不了腹痛發炎,這類患者急診上也增加一、二成。
慢性病失控
血管恐裂開
高榮急診醫學科主任張運德表示,因天冷不適就醫的民眾明顯增多,從每天一人增加到每天三、四人,上周某天還一口氣收治六名患者因心肌梗塞要做心導管、裝支架,其中不乏四十多歲青壯年,未察覺天冷血壓飆高,差點送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則說,天冷吃刺激性食物,如麻、辣、喝酒過量等,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建議飲食小心且注意保暖。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說,青壯年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多跟本身有慢性病但沒有控制好有關,因溫差大而誘發併發症。如原本就有血管狹窄問題,當溫差太大,血管容易膨脹收縮,就可能裂開、阻塞。
張志華提醒,高危險群盡量不要去氣溫變化太大的地方,如不要去賞雪、泡湯。三高慢性病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多量血壓血糖。如果血壓明顯偏高(比平常超過百分之二十),代表血壓控制不穩,可多休息,但若有不舒服,要盡快就醫。
振興醫院急診科主任陳振德說,此波寒流威力強,在家也可能失溫。日前一名中年男子在家喝醉倒頭睡,窗戶大開沒蓋被,隔天因叫不醒而送醫,體溫低剩二十八度。幸男子算健康,急救後無礙,但若是三高慢性病人,後果不堪設想。
室內會失溫
泡湯得溼疹
泡湯也要注意,一名二十五歲女子規畫日本泡湯之旅,卻忘了泡湯後抹乳液保溼,當小腿前側皮膚出現溼疹,還堅持繼續泡湯四天,回台後溼疹嚴重到流湯溼爛。
收治個案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說,乾燥型皮膚炎在冬季很常見,門診病人近日增約二、三成,呼籲皮膚偏乾者應勤抹乳液保溼。
為了暖身,許多人愛吃暖呼呼的鍋物。但台北癌症中心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慧真說,美國癌症中心曾提醒,燙口食物和辛辣食物一樣具刺激性,就口溫度超過六十五度,恐使消化道細胞產生異變。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強調,癌症是多種原因造成,絕非吃一次刺激性食物就致癌。例如有菸酒史的人,喜歡天天喝很燙的茶湯,長期刺激消化道黏膜,細胞在長期發炎狀態下,就可能分化不良,使食道癌或胃癌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