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教導書法逾三十年。
廖聰達貫徹活到老拍到老。圖/資料照片
【本報桃園訊】「活到老學到老」也許是老生常談,但在現今高齡化社會,不啻是人人該有的心理準備。更有長者因為樂在學習,活出更開闊的天空。九十歲的桃園市民廖聰達原本對電腦一竅不通,喜愛攝影的他八十二歲學會使用電腦,現在更創辦臉書帳號,分享他的攝影作品;九十一歲的李梁是位書法老師,不僅喜愛寫書法,也常到社區免費教學,他們樂於學習新事物、樂活老年人生,是人老心不老最佳典範。
軍人退休的廖聰達,八十二歲時到中壢樂齡中心,跟著年輕人學電腦、玩臉書,更跟著一群四、五十歲的攝影同好全台跑透透,並經常在個人臉書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
「學習就是我的養生之道!」廖聰達說,他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目前最喜歡素描、攝影和使用電腦,不論修改照片、寫臉書、影片剪輯都難不倒他,他最得意的攝影作品是淡水碼頭的夕陽照,只要還能走、能動,他要四處記錄台灣之美。
九旬高齡仍充滿活力的李梁伯伯,經常到八德樂齡中心教導其他爺爺奶奶寫書法,他笑著說,寫書法和教別人,不僅照顧好自己也不造成子女負擔,更能讓自己開心、成功老化;另位九十四歲的邱創明,則是利用廢棄的銅線、紙張,製作成銅線腳踏車、紙玩具,心靈手巧十分令人佩服。
李梁表示,他今年已九十一歲,自軍中退伍下來在八德教書法超過三十年,雖然到台灣時只有二十歲,從小在湖南永興的家鄉在父執輩耳濡目染下,對於書法就非常有興趣。他說,在老家長輩們都會自己寫春聯,而在私塾讀書時也都用毛筆寫字,寫書法自然成為生活一部分,隨軍來台後軍中會寫字的沒幾個,所以部隊的宣傳、壁報都由他一手負責,也練成一手好字。
八德樂齡學習中心主任王淑玲表示,每個樂齡中心都營造出家的感覺,希望讓長輩們不要老是待在家裡等子女回來陪伴,可以自行走出戶外,有自己的老年生活。而高齡者服務高齡者,不但能傳承技藝,活到老學到老,每一位爺爺奶奶也都能忘記年齡、快樂學習,擁有更健康充實的老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