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去年六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4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圖為吊裝衛星瞬間。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昨天正式投入使用。「慧眼」衛星工程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太空科學的項目。由中共國防科工局、財政部批覆立項研製,國家民用航天和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共同支持,其先進觀測能力將被用於研究黑洞等科研項目。
據悉,慧眼衛星去年六月十五日成功發射。經半年對系統、平台等項目測試完成後投入使用。未來「慧眼」衛星,將成為大陸探索黑洞、中子星、重力波等宇宙祕辛的利器。在軌運行期間,慧眼完成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
「慧眼」正式名稱是: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HXMT),是大陸繼「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後,又一顆重要的空間科學衛星。衛星設計壽命四年,呈立方體構型,總重約為二點五公噸,裝載X射線望遠鏡和空間環境監測器等探測器。
慧眼應用大陸科學家首創的直接解調成像方法,能夠測出更多X射線。在世界現有X射線天文衛星中,慧眼具有先進的暗弱變源巡天能力、獨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變觀測能力等優勢。
在宇宙中,當物質被緻密星(Compact star,白矮星、中子星、奇特星、黑洞等天體的總稱)的引力俘獲後,會以螺旋運動掉向中心天體,速度愈來愈快,溫度愈來愈高,最後發出強烈的、比一般X射線能量高的硬X射線。透過探測硬X射線來研究緻密星的各種現象,已成為太空科學的熱門課題,這亦是「慧眼」衛星工程的主要任務。
在軌測試期間,慧眼展開了多個天區的掃描成像觀測,和對特定天體的定點觀測,展開了伽馬射線暴(Gamma Ray Burst)監測等應用測試,取得了黑洞及中子星雙星觀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探測、太陽耀發、特殊空間環境事件等初步科學成果。
為擴大慧眼及太空高能物理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有效利用國際智力和技術資源、發展空間科學,中共國家航天局會與中科院共同成立「慧眼衛星國際科學委員會」。
該委員會旨在為慧眼在軌期間交叉檢驗、對比觀測以及地面多波段協同觀測等提供諮詢服務和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