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印度,存在著各種信仰和教派,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神祇和教義,雖然都擁有其「印度式」的風格,但各有主張。其中佛教在印度的出現,影響了整個亞洲地區的信仰,現今成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圖/徐丹寒
文/徐丹寒
古代的印度,存在著各種信仰和教派,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神祇和教義,雖然都擁有其「印度式」的風格,但各有主張。其中佛教在印度的出現,影響了整個亞洲地區的信仰,現今成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唐朝時期,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當時佛教在印度雖然遭到壓抑,幸隨著北傳和南傳,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早有了佛教的流傳。而當時印度教開始壯大,佛教爾後又遭伊斯蘭教迫害,更導致印度教信徒大增。
印度教的三大天神是梵天、濕婆和毗濕奴。其中梵天被稱為創造之神。古印度相信梵文字母即是由梵天創造的。而在佛經裡的記載,他是大梵天天主,是佛教重要的護法神。釋迦牟尼開悟時,本來不願意為世人說法,將要入涅槃,後經由梵天再三勸請,才決定向世人傳播他所得到的緣起解脫之道。
不過比較奇特的是大梵天雖然是印度教三大天神之一,但在印度供奉大梵天的信徒並不多,主要以信奉濕婆和毗濕奴為主。反倒是東南亞地區有許多大梵天神的信徒。
大梵天造形有時是四面四臂,有時四面八臂,有時甚至五面八臂,這是因為印度神話中的梵天曾經有五顆頭,但其中一顆被濕婆砍了下來。而最受泰國人信奉的是擁有四頭四臂的四面神(即俗稱的四面佛),祂的四隻手分別握著權杖、念珠、水壺,和一朵蓮花;祂的四面分別象徵功名、感情、財富和健康,可說包括了一生運途,因此許多人到泰國都要去參拜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