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自己 林彥丞經銷11國自行車 李祖翔 |2018.01.23 語音朗讀 44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悠活城市鐵三角,創辦人林彥丞(右起)、店長許毅民、共同創辦人ken。 圖/林彥丞提供 林彥丞將旗艦店設定為體驗區,推廣環保與舒適的自行車生活,親子安全座椅是營收主力,圖為荷蘭自行車安全座椅與電動輔助自行車。圖/林彥丞提供 VELO CITY 正門口的歐式長廊,更符合代理進口歐、美城市自行車的宗旨。圖/林彥丞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悠活城市國際有限公司創辦人林彥丞,2010年創業,30萬元為基礎,5年內將營業額推至千萬,且零負債,還拿下荷蘭皇家自行車(Gazelle)台灣總代理權,擁30個國際知名自行車與配件品牌、經銷11國,去年更在台北開設了80坪旗艦店,戰績輝煌,而背後是一段段不放棄學習機會的故事。 以前,林彥丞有點叛逆,常想放棄學業,不只有外號「千睡爺」和總把全班成績拉低的「啦啦隊」,讓身為親子作家的媽媽流了好幾升眼淚,但他的改變與成長卻是媽媽現在演講時的素材,也改變許多家長的教育觀。 林彥丞說,幼時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原因在「老師講太快,聽不懂」,開始不按社會規範與期待走後,在別人眼中就是不合群與叛逆。15歲,他不讀書,熱中打工,想提早接觸社會,沒想到因此讓他「更認清自己」,醒悟讀書對未來才有幫助。 把握機會 珍惜學習交流 然而,當他發現技職的學習可能阻擋環遊世界的夢想,又決定衝撞體制,敲開「校長的門」,獲得只讀要考科目課程的資格,考取跨領域的應用外語系;為創業,讀研究所時竟敲開荷蘭皇家自行車總部、掌管全球外銷業務「經理的門」,拿到台灣總代理。 「有人問,我的自信來自哪裡?我想是『實習』與『社團』培養的。」林彥丞讀高職時,在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一下課就去擦鍵盤,整整一年都在整理桌面、清印表機,了解如何排除故障問題,他十分珍惜這個機會,「因為一般高職生沒有機會看到大公司的工作情形,而且晚上他們還在上班,可以和他們聊天、請教與學習。」 大學他又參加台灣微軟實習計畫,是唯一一位被錄取的私立技職學生,從軟硬體、鍵盤、滑鼠到電腦展售都接觸,由於口條好,畢業後仍受邀到展場幫忙;此外,也申請了新北市電腦公會ITseed資訊種子培訓計畫和時代基金會YEF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靠著清晰思緒、口條與自來熟性格結識名校生,共同組隊競賽,更有隨隊業師為他們解惑、教導如何說服投資人,不只奠定未來創業基礎,當時的情誼亦維持至今,是「一輩子的戰友」。 參與社團 出國培養識見 校外社團與服務是另一項影響林彥丞至深的學習管道,他說,高中在歷史博物館米開朗基羅展當導覽,聽眾不乏建中、北一女等高材生,讓學業低成就的他充滿信心,鼓舞他上大學後主動徵選青輔會國際青年旅遊推廣大使,協助企畫單車壯遊、分段環島計畫,蔚為風潮;研究所再申請國際扶輪社和青輔會資源,到蘇格蘭做環境保育義工,為台灣做國民外交,學習運用資源、結合資源的訣竅。 而他在大一考取國際領隊及國內英語導遊執照,靠著接案,在26歲前環遊26國,培養出深度國際觀與識見。 林彥丞說:「我國中其實連student(學生)都拼不出來,大學卻讀了應用外語系,研究所成為東吳大學第一位非德文系的交換學生,現在經營國際性品牌,這樣的轉變只是因為知道自己要什麼。」即便有了現在的成就他也不忘推廣環保與循環經濟的初衷,營業空間隨時可出租,歡迎需要美好活動空間的人前往洽談。 絕對自信 台北成單車之都 「台灣有沒有可能像歐洲一樣生活舒適、空氣乾淨?大家都說辦不到!我卻想證明台灣絕對可以!年輕人可以!我,也可以!」林彥丞有這個自信。 自德國返台,七年級生林彥丞就打定主意創業,開始關注自行車議題。他坦承剛開始和網友一樣,覺得政府做得不好,自行車道不完善、停車空間不夠、環境不友善,等到自己累積了成果,與政府互動後,才發現政府做得很好,問題是「沒有人知道」! 「道路拓寬,為的是什麼?闢自行車道,又為了什麼?背後都有深意,如加強兒童用路安全、讓輪椅族享受城市便利,而只要愈多人願意出門,就能帶動循環經濟。」林彥丞認為,只有不知道政策能在未來創造何種利益、看不到願景才會批評。 意識到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隔閡日趨嚴重,2016年他與同好成立了「台灣城市單車聯盟」,推單車通勤日──只要用單車上下班,就能在路口喝到他們免費奉上的咖啡,受到交通局、YouBike的支持。 年輕人相信自行車能改變台灣現況,正如2014年YouBike出現至今帶來的影響。他們認為自行車在交通方式、行為模式上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多可能性,林彥丞說:「我們用路觀念好,所以能在短短4年內取得好成績,相信給年輕人20年,台灣可以變成以單車通勤的日本,甚至是亞洲的荷蘭阿姆斯特丹。」 林彥丞夢想有朝一日,台北成為單車之都!不過民眾在觀念上仍須調整,便在塔悠路開了一個店面,營運著重「生活體驗」,非傳統自行車買賣,他邀請民眾試騎3千到30萬元的車,一一感受差別,別篤信重量愈輕車子愈好的說法,他們也力推親子共乘,安全座椅是目前營收主力。 創業成功祕訣 找對的人善待他 林彥丞不藏私,分享創業成功的祕訣──找到對的人並善待他。 2010年林彥丞創辦了「悠活城市國際有限公司(Yoho City)」,經營Velo city自行車生活選物店,剛開始的4年,是他一個人窩在龍江路、一間不起眼的小店做99%的事,實習生協助忙不過來的事務,現在卻是一個團隊,在塔悠路的大店面。 悠活的「鐵三角」,是創辦人林彥丞、共同創辦人Ken和店長許毅民。Ken很低調,是公司的藏鏡人,但林彥丞還是把他拱出來,因為有太多感謝要說,「我們是在學生時代的文化交流認識的,那時我是台灣代表,他是香港代表。」當時林彥丞分享創業構思時,Ken就決定出資,雖然不多卻讓人感動。 Ken在香港從事金融業,只因為喜歡台灣,被他「拐」來,他們所學南轅北轍,卻正好完善了一個組織的需求。Ken負責控管營運與財務,林彥丞負責策略、行銷與業務,彼此合作無間。 第三位靈魂人物許毅民,也是跨領域者。高職就讀餐飲科,不想當廚師,又喜歡自行車,先在捷安特腳踏車店歷練3年,後到結合單車環島的蛙咖啡服務5年,他的到來讓悠活如魚得水,林彥丞說:「沒有他就沒有Velo City!因為我們的能力無法開一間腳踏車店,但他都懂。」 現在他們要招兵買馬,希望有經驗的行政、業助、專案企畫、社群行銷和電商人才能成為夥伴。 而善待客戶,他們就會是你的「貴人朋友」。林彥丞說,只要客人知道你們在做對的事,且產品是全世界認可的好,就會盡其所能的幫助,「給你各種專業的建議與資源。」比如塔悠路的公司新址,房東就是客戶;整體設計也是客戶之一的莫國箴建築師事務所團隊打造,很舒適,可讓人留連一整天。 員工也是善待對象之一,林彥丞將多的樓梯改成淋浴間,鼓勵員工騎單車,運動完可以盥洗,過年後還將提出新方案,一個月有18天用單車通勤,就送半天至一天的假期,或每天免費喝咖啡。 前一篇文章 自我探索 以音樂為學生解惑 下一篇文章 義診上了癮 藥師服務腳步不歇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9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