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第1次冰雪盛會 倒數21天 文╱聯合報系體育平台中心 |2018.01.19 語音朗讀 6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歡迎來韓 平昌冬奧吉祥物「Soohorang」 在仁川國際機場迎接旅客。圖╱法新社 陳巍 圖╱法新社 陳偉群 圖╱美聯社 陳楷 圖╱美聯社周知方 圖╱美聯社連德安4年前在索契冬 奧名列第39名,今年盼突 破個人紀錄。圖╱法新社2000年雪梨奧運 ,南、北韓共舉半 島旗入場。今年平 昌冬奧兩韓將再度 共用半島旗。圖╱美聯社 文╱聯合報系體育平台中心 開幕倒數21天!第2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2月9日起在南韓平昌舉行,將進行15個比賽項目,25日閉幕;北韓確定參與這次冬奧,俄羅斯則因禁藥問題,選手只能以「獨立運動員」身分參賽。 冬奧每隔4年舉行一次,主要是在冰上和雪地進行的運動會,首屆冬奧於1924年1月25日在法國夏慕尼舉行;1994年起,和夏季奧運會分開、間隔2年舉辦。 南韓漢城(現首爾)曾在1988年舉辦夏季奧運,這次則是南韓首度承辦冬奧;國際奧會在2009年10月公布2018年冬奧申辦城市,只有法國安錫、德國慕尼黑及南韓平昌爭取。 這是歷屆冬奧,最少城市提出申辦的一次,2011年7月在南非德班進行票選,平昌在第1輪投票就獲得壓倒性的63票支持,如願拿下本屆冬奧承辦權。 曾缺席1988年漢城奧運的北韓,在1月9日和南韓舉行會談之後,確認派遣選手參加本屆平昌冬奧,並派出龐大的文化團體,赴南韓首爾和江陵演出。 去年底國際奧會對43名俄羅斯選手作出終身禁賽的處分,主因是2014年索契冬奧服用禁藥,遭禁賽的俄羅斯選手雖向體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訴,但仍無法參與平昌冬奧。 國際奧會並決定,部分俄羅斯選手可用個人名義參賽,但賽服不能出現代表俄羅斯的顏色,及任何能識別出俄羅斯國籍的圖樣或標示。 平昌冬奧聖火在去年10月24日於希臘奧林匹亞點燃,從去年11月1日起展開,到2月9日開幕式為止,為期101天,共有7500位火炬手參與傳遞活動,繞行範圍遍及南韓17個省鎮城市,共計2018公里。 本屆冬奧聖火傳遞活動,台灣沒有缺席,去年台北世大運競技體操鞍馬金牌選手李智凱和5名台灣企業家,在1月12日頂著-16℃低溫,自仁川廣域市區九月洞體育公園起跑,接力完成1.2公里的聖火傳遞。 李智凱表示,覺得很興奮、開心,「過去從沒想過可以到冬奧,也沒想過能舉聖火,當舉起聖火接棒後,感覺到人生又完成另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本屆冬奧競賽項目為:高山滑雪、冬季兩項、雪車、越野滑雪、冰壺、花式滑冰、自由式滑雪、冰球、雪橇、北歐混合式滑雪、短道競速滑冰、俯式冰橇、跳台滑雪、單板滑雪及滑速滑冰。 花式滑冰 華裔好手大舞台 冬季奧運最受運動迷歡迎的項目,莫過於花式滑冰,這個比賽歷年經常有華裔選手亮相,今年平昌冬奧也不例外,陳楷雯代表美國出賽,陳偉群則隨加拿大隊出征。 18歲的陳楷雯(Karen Chen),是2017年全美女子單人花式滑冰冠軍,她表示,「有信心面對奧運嚴峻挑戰,展現多年努力成果,壓力雖大,會以正面心態以對」。 陳楷雯的母親曾秀慧表示,女兒不服輸的個性,讓她愈挫愈勇,即使全身是傷,也從不輕言放棄;陳楷雯也說,每天一早便開始在寒冷的溜冰場練習,有時跌得很慘,站不起來。 儘管背傷、腳傷不斷,也有懷疑自己的時候,但陳楷雯朝自己選的道路堅持走下去,她希望自己的故事,可以鼓勵年輕人尋找方向,不要輕言放棄。 參加奧運是陳楷雯的目標,如今美夢成真,她說:「雖然想獲獎的壓力大,但仍會好好享受比賽過程。」 加拿大華裔名將陳偉群(Patrick Chan),上周剛在2018年加拿大花式滑冰錦標賽,拿下個人第10冠,樹立起新的紀錄。 27歲的陳偉群,打算在平昌冬奧之後退休,因此格外珍惜這次機會,希望能替加拿大帶回獎牌,他希望自己的跳躍技術、流暢度能表現更好,發揮平常訓練的水準。 陳偉群出生於渥太華,父親曾是桌球教練,他已3度代表加拿大參加冬奧,拿過2次銀牌。 華裔選手還包括18歲的陳巍(Nathan Chen)、17歲的周知方(Vincent Zhou),兩人都入選美國花式滑冰隊。 柏油路練雪橇 連德安飆出台灣 台灣很少下雪,能參加冬奧的選手也屈指可數,平昌冬奧除了連2屆挑戰冬奧的雪橇好手連德安,另有滑冰好手宋青陽、黃郁婷取得參賽資格。 籃球員出身的連德安,在國中二年級因左膝半月板受傷,之後因緣際會接觸雪橇,開始轉項至今,家人曾反對他從事這個「冷門」運動,但連德安靠著不斷進步的成績說服了他們。 從台灣的柏油路練到國外賽道,連德安的「奇蹟」,也引起國際新聞媒體路透社注意、來台專訪;他希望以自己勇敢追夢的案例,能讓大家重視台灣「瀕臨絕種」冬奧選手。 連德安在沒有訓練場地的台灣「克難」操練,把雪橇的冰刀換成輪子,改成在柏油路上訓練,請朋友協助幫忙注意來車,避免發生危險,儘管辛苦,但終於在2014年登上俄羅斯索契冬奧,並拿下第39名。 雖然訓練環境不如人,連德安並不氣餒,持續的苦練,讓他在去年德國阿爾滕貝格的雪橇亞錦賽暨冬奧積分賽,滑出個人最佳的56秒12成績,不但拿到平昌冬奧門票,也摘下銀牌。 選擇冷門運動發展,把冬奧當作追逐目標,連德安走得很辛苦,平日訓練前得去游泳池當救生員,賺取生活費,還好去年底終獲企業贊助,可以專心備戰。 平昌冬奧,連德安替自己設定目標,「希望突破、超越自己的極限,滑進54秒以內」。 而去年台北世大運拿到滑輪金牌的宋青陽,也兼練冰刀,他在去年競速溜冰世界盃鹽湖城站,取得平昌冬奧男子500公尺競速滑冰門票;他在4年前的索契冬奧曾取得500、1000公尺短道競速參賽資格。 女將黃郁婷也在去年世界盃分站賽有好表現,相繼取得500、1000與1500公尺冬奧門票,個人將參加3個項目,她表示,「雖然這代表苦日子要來了,但為了奧運,再苦都值得」。 連德安將於2月10、11日率先登場,2位滑冰好手緊接在2月19日出賽。 兩韓共組冰球隊 就等IOC同意 南、北韓在國際賽事共用旗幟非第一次,早在1991年兩國就共同使用「半島旗」,也稱為「統一旗」,雖不是官方正式旗幟,但仍適用於國際賽事。 「半島旗」以白色為底,中央是藍色的朝鮮半島圖案。1991年日本千葉市第4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葡萄牙里斯本第6屆世界青年足球賽,南、北韓首度共同組隊參賽,並使用這面旗幟。 南、北韓在2000年舉行史上首次兩韓峰會,確定在雪梨奧運開幕式持「半島旗」進場,2004年雅典奧運再次共同持旗,並以不分南、北的「Korea」單一名稱。 南韓在2002、2003、2005年舉辦國際比賽,北韓都派啦啦隊替北韓運動選手助陣;2006年義大利杜林冬季奧運,南、北韓再度共用半島旗進場。 但南韓自2008年對北韓發展核武採嚴厲措施後,在運動場上的合作景象不再;南韓現任總統文在寅當選後,曾表達在平昌冬奧讓兩國選手共同進場的期待。 南、北韓在1月9日展開睽違2年的官方高層會談,北韓確認會派出代表團參加平昌冬奧;15日雙方再進行第2次會談,北韓除了參加比賽,另派規模140人的國家級樂團「三池淵樂團」赴南韓演出。 另外,南、北韓都同意合組女子冰球隊參賽,但必須獲國際奧會同意,若能成真,將是兩韓首度共組奧運隊伍參賽;兩韓代表將持續磋商,討論北韓選手赴冬奧的後勤作業與細節。 國際奧會(IOC)主席巴赫(Thomas Bach)表示,北韓決定派遣選手和高層代表團參加平昌冬奧,「這在奧林匹克精神上,是往前跨出一大步」。 前一篇文章 張育成心態正面 有拚有機會 下一篇文章 業餘棒球盟主 合庫聽牌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7如是說2025.07.0208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跨海奮戰 邱昱珺蛻變再出發職籃好手初體驗 備戰世大運光明、澳門昊駿 晉級佛光盃4強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佛光盃、世大運 暑假體壇盛事 作者其他文章洋投+旅外+黃金本土 共組豪華軍容 中職明開打 火花熾烈高中木棒聯賽 平鎮、穀保 爭霸戲碼連演3年8強燃戰火 健行瞄準3連霸大坂直美、布蕾迪 澳網爭后盡了最大努力 蠻牛8強止步世界第114名 闖4強對戰球王 卡拉采夫寫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