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將在十五日前進行「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五條、第四十條修正,農田水利會改公務單位將三讀。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以及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蘇明道共同發起連署,連署書中提六大聲明,呼籲政府與立法院能夠暫緩行動,水利會改制應該與各界詳細討論後再規畫,水利會組織不是不能檢討,但應該有「更好調整方式」。
兩天來國內共四十四位農學院、水利研究教授參與連署。其中包括台大農學院前橫跨二十年、後任五位院長,除了陳保基以外,楊平世、吳文希、蔣丙煌、徐源泰都參與連署;此外,連署學者還包括前行政院長張善政,經濟部前部長杜紫軍、張家祝,以及國內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
意氣用事 農業會有大問題
李鴻源說,農田水利會是半官方組織,是非常特殊的單位,會長非常技術性,須管很多灌溉設施,甚至水庫,比如嘉南大圳、桃園大圳、明德水庫、烏山頭水庫等,這些都是農業給水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應是專業技術人員,不應是某鄉長或議員。
李鴻源說,以水利工程角度來看,農田水利除了灌溉用水,還包括民間防災,他舉例,當年艾利颱風來襲,因石門水庫操作不當,壓力鋼管發電設備整組壞掉,導致石門水庫整整兩年無法發電,維修經費近十億元。他認為,水利工程講求專業,不應意氣用事、政治考量,若都用選票看待,「是民眾災難」。
陳保基表示,政府應該慎重面對這問題,若沒有把配套措施做好,就會和修勞基法一樣,沒多久後發現問題又要修,因此認為立法院應該暫緩別通過。
他表示,改革可以,但不應改得更壞,把水利會變成公務單位效率更糟糕,汛期來臨灌溉系統損壞,水利會過去都必須掌控閘門,在二十四或四十八小時內修復,變公務機關後,修復工程要不要公開招標,對農業絕對產生大問題。
不尊重專業 自己人也搖頭
水利會改官派連綠營都看不下去,原本綠營傾向的學者、台大前農學院院長楊平世認為,這一年半以來,政府完全不尊重專業,以為「完全執政」就可以亂來、胡搞,怎麼把人民的財產變成自己的,「這太好笑了」,他對於政府一點都不謙卑,感到非常失望。
民進黨前立委蘇煥智則認為,這政府花太多時間在內耗,這是國家不幸。蘇煥智說,若要防弊,他認為改革讓水利會適用行政中立法和採購法就已經足夠;若要改為公務機關,在法律程序上,必須要會員同意,同意後解散這組織,同意財產歸功後,才能變為公務單位,這法律程序必需要完備,並不是政府自己片面的決定。
農委會說,尊重立院決議;農田水利處長謝勝信則表示,這次修法不影響農民的服務,也不影響水利會員工,至於水利會財產將來如何處理,都可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