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最南端的烏日區溪尾里,前年底溪尾大橋通車後,不再是孤島。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拋出「行政區域重新劃分」議題,不少縣市交界處的居民,因地理限制不得不「琵琶別抱」,甚至淪為「爹不疼,娘不愛」的孤島,他們呼應賴揆說法,希望行政區合理重劃,更貼近生活。
地處彰化縣東北側的芬園鄉,位在八卦山東麓,雖與彰化市相鄰,但因山脈阻隔,鄉民購物、就醫多就近到南投縣草屯鎮,甚至連電話號碼的區碼也和南投縣一樣是「○四九」,而非北彰化的「○四七」。
芬園鄉民歐嘉妘表示,芬園鄉建設不足,雖然靠近烏溪,但連自來水接水都不普及,差其他鄉鎮一截,「甚至有彰化人以為芬園在南投」。
芬園鄉茄荖村長簡慶強也說,嘉興村和茄荖村直通草屯鎮,過去曾提議希望併到南投縣,但鄉公所擔心茄荖和嘉興兩村給了南投,人口將頓時減少五分之二,因此不同意。
而南投縣仁愛鄉翠華村華岡、翠巒兩部落,就在台中市梨山旁,村長高政光說,居民採買日常用品多去梨山,電力和郵件也屬梨山轄內,若要到仁愛鄉公所洽公得花上二、三個小時,「居民生活與南投縣最有關聯的是就醫,因為去埔里基督教、榮民醫院較方便」。
南投縣長林明溱認為,若要重新劃分行政區域,依照生活圈應把芬園鄉劃歸南投縣,南投縣仁愛鄉的華岡、翠巒在力行產業道路末端,則可劃到台中市和平區,保障居民權益。
同樣狀況也發生在其他縣市。桃園市龜山區的迴龍毗鄰新北市新莊、樹林,生活機能與新北密不可分,不僅水源來自樹林自來水廠、電力來自新莊,連電話區域號碼也採用台北的「○二」,迴龍人曾多次喊話想劃入新北。
曾任龜山鄉長的桃園市議員林正峰指出,龜山近年基礎建設持續升級,桃園市社會福利更是全國最優,就算電話區碼與桃園不同,居民早已習以為常,現在也多靠手機聯繫,已無差別。
台南市大內區環湖里「馬斗欄」聚落,位處烏山頭水庫上游,行政區雖屬大內區,但對外無路直通大內,只能經市道174線繞經楠西接玉井再往大內,單趟路程達二十餘公里,居民日常採買也只能就近楠西、玉井,成為特殊現象。
「行政區域重劃,對國家整體發展會有幫助」,台南市民政局長陳宗彥指出,高雄市茄萣、路竹、湖內一帶的居民與台南生活圈接近,不論是就學、購物等,許多居民都到台南活動,嘉義的義竹居民也與北台南地區相當親近。
溪尾大橋通車
不再是孤島
不過,也有「孤島」因交通改善,扭轉命運。
台中市烏日區溪尾里位在烏溪南岸,隔絕在台中市區外,居民出入都依賴彰化市或芬園鄉,連台中市長到溪尾參加活動,都要先經過彰化市再進入溪尾里,但一年半前溪尾大橋完工,讓溪尾可直通台中市。
溪尾里長謝丁來說,前年十一月溪尾大橋通車後,不但居民進出方便,連南投、彰化居民借道通勤,不再是「孤島」,加上台中市是直轄市,福利比彰化、南投都好,沒必要劃到其他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