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去年輔導全台設立二十家失智症共照中心,自六月啟動服務後,至十一月共計服務一萬多人,其中還找到了一千八百多名過去沒被發現的失智長輩,納入個案管理,提供治療與照護。而衛福部失智症政策綱領2.0正式出爐,引用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方案,延伸為台灣七大策略。
衛福部依盛行率估算,去年我國失智症人口逾二十七萬人,但健保資料庫的失智症診斷人數統計,只占估計值三成、約八萬多人,若將動脈硬化性癡呆症等項目全納入計算,二○一六年也僅十九萬人確診。許多患者被遺落在失智照護網外。
台中市失智症共照中心執行長郭慈安說,過去社區篩檢若發現疑似失智個案,最多只給一張衛教單,據統計,全國二十家失智症共照中心去年共服務一萬零八十一人,新確診者共一千八百八十九人,占總服務人數將近二成。
另失智症政策綱領2.0正式出爐,世界衛生大會去年五月通過「二○一七至二○二五年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呼籲各國提出具體失智症政策,衛福部因而趕工訂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於去年最後一天上班日公布,延伸為台灣七大策略。
七大策略分別為:失智症為公共衛生優先任務、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及友善態度、降低失智風險、健全失智症診斷治療及照護網絡、普及失智家庭照顧者的支持協助、建置失智症資訊蒐集與分析平台、推動失智症研究與創新發展。
對於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工作環境,郭慈安說,有的失智者只會在一天的某一個時段,例如黃昏出現認知變化,若企業能安排失智者在這一段時間休息,也不排需要決策的工作,「他們其實可以工作的。」她建議勞動部應加強相關規範,讓失智症職場更友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