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跌倒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因「事故傷害」導致死亡的第二位。最新調查發現,有超過二成二的長者過去一年曾有跌倒經驗,其中跌倒兩次以上者高達四成四。台北市衛生局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高齡運動與休閒研究室,合作開發提供跌倒高風險群適用的系列自主運動數位教材,可隨時隨地、想動就動。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衛生局調查結果顯示,北市六十五歲以上高齡長者中,近七成九「運動強度」明顯不足;採坐式生活型態的時間普遍太長,因此運動時間少,身體機能也愈來愈不好。身體機能下降,造成跌倒的機率就會增加。
為此,台師大張少熙教授開發一系列可提供跌倒高風險群、衰弱前期或身體不便之長者,所適用的多元數位教材,分別有長者自主運動健康操影片、預防跌倒暨抗衰弱電子書和長者健康生活摺頁等教材,讓這些具有跌倒風險、體弱的長者們,運用數位教材運動。
衛生局結合台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轉介長者至「悠活防跌班」,藉由為期十周運動、口腔保健及營養等課程介入,對參與長者進行功能性體適能檢測,其身體質量指數(BMI)、上下肢肌力、下肢柔軟度、心肺耐力、敏捷性、靜動態平衡,皆有明顯進步。
參加「悠活防跌班」的駱正亮先生、蘇愛能女士,昨天現身說法、開心表示,課程不但讓他們的肢體活動更靈光,也讓自己有能力走出家門,生活更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