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吃硬不吃軟 有助健康成長 文/趙哲暘醫師 |2017.12.23 語音朗讀 23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孩子四歲前擁有咬碎堅果類食物的能力,未來才會有健全的口顎顏面系統。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軟軟的麵包很好吃,但小孩如果當正餐吃,咀嚼力易弱化。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小孩的牙齒如要長得好,除了需定期檢查,最重要的還是來自父母的嚴格把關。 圖/時報出版社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文/趙哲暘醫師 現代社會飲食過度精緻化的狀況下,顎骨想要發育理想,似乎變得愈來愈困難。小學生牙齒凌亂或有暴牙、小下巴或戽斗的比例似乎愈來愈高。 以咀嚼動作為例,現在的父母常常過度寵溺孩子,給孩子太多精緻的食物,譬如將食物打成泥、給孩子吃蛋糕、麵包等不太需要咀嚼的食物,習慣「吃軟不吃硬」,不知不覺間,臉型就容易歪一邊。 左右輪流咀嚼的動作會促進下巴在顳顎關節位置的生長。如果孩子習慣吃較軟的食物,不自覺會養成單邊咀嚼的習慣,例如習慣用右邊咀嚼,下巴會習慣往右偏移,左側的下巴骨頭就會生長變長;四歲時如果還沒有建立起完全固體食物的咀嚼習慣,也沒有能力嚼食堅果,單邊咀嚼習慣就會定型,下巴就會慢慢往習慣咀嚼的這一側偏移,臉型就會歪斜。而脊椎為了維持體態平衡,也會慢慢出現脊椎側彎來代償下巴的歪斜,這是近代文明社會中逐漸出現的現象,值得父母注意與省思。 四歲前咬碎堅果 四個月的小朋友要開始進食副食品(非加工食品),種類愈多愈好。六個月的小朋友要能夠用舌頭碾碎較軟的固定食物,例如馬鈴薯、地瓜、紅蘿蔔、米飯、水果。七、八個月,乳門牙開始長出,孩子可以開始咬較硬的食物,例如花椰菜、水梨等。讓孩子用手抓來吃,一方面刺激大腦功能,二方面可以促進上門牙區前顎骨的生長,這會讓孩子往後的身體姿勢獲得較理想的發育。在乳牙萌出(八到九個月)之前,舌頭就有將食物碾碎的能力。這不僅是刺激舌頭功能、促進舌頭肌力提升的關鍵;由於舌頭與脊椎周圍內層核心肌肉是同樣胚胎來源,舌頭功能愈健全,也代表未來脊椎在姿勢與動作上的調控也會愈理想。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總將食物剪碎或磨碎,這樣只是讓孩子最重要的頭顱顏面生長發育受限。直到三歲前所有乳牙長好後,就要有能力嚼食各種食物;最晚四歲時,要有能力咬碎堅果類食物,未來才會有健全的口顎顏面系統。尤其四歲時的食物必須是較堅硬且纖維較豐富的,每天攝取二份水果和五份蔬菜,要能撕裂與嚼食任何一種肉類,甚至可以加入堅果和穀物,這些對於頭顱顏面系統的生長發育是至關重要的。 少吃精緻加工物 過度精緻的飲食,除了可能讓孩子的臉型歪斜,也會改變孩子的咀嚼能力。人類的牙齒有類似牛的嚼食能力,一旦習慣以麵包等過軟或過度精緻的食物當主食,或只是抱奶瓶喝配方奶,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都會讓牙齒周圍的顎骨缺乏刺激而狹窄,導致牙齒排列的牙弓形狀狹窄,會讓孩子沒辦法獲得牛一般的咀嚼能力,只能像老鼠一樣咬食物。這樣一來,無法將食物嚼碎成胃腸可以消化的食糜,消化能力變差。 另外,軟的食物例如麵包及蛋糕,這類食品是由牛奶、蛋、麵粉與糖加工製成,尤其進口麵粉常含有除草劑,製作過程中會加入多種二次加工的酥油、白油等油品。做為點心勉強可以,若以這些食物為主食,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甚多,會導致顎骨發育不足、牙齒排列空間不夠等危機。我個人認為應該大量減少食用,盡量以過去我們爺爺、奶奶食用的傳統食物為主,精緻與過度加工食物能不吃就不要吃,盡量減少過軟食物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 孩子若攝取過多偏軟食物,遇到不易咀嚼的食物,可能隨便咬幾口就吞下;也可能遇到纖維質多或是較硬的食物,就會咬不動,含在嘴裡看似有咬,卻一直不吞下去。其實不是不吞下去,而是孩子的本能在發揮作用——無法嚼碎的食物可能讓人噎到或是無法消化。但是這個自我保護的機制在家長眼裡,往往是不守規矩或鬧情緒的行為。 當孩子吃飯慢時 時有耳聞小學生因為吃飯過慢,讓老師氣到把便當丟掉;或是在餐廳看到家長怒罵孩子吃飯太慢,在行為管理上不是很恰當之外,也要去想想,孩子吃得慢,是真的習慣不好,還是因為家長錯誤的供餐內容導致孩子咀嚼能力弱化?咬合型態只能像老鼠一樣咬,卻要求孩子像牛一樣咀嚼青菜、肉類,確實很難。 孩子有正確咀嚼食物的能力時,左右嚼食較硬的食物,可以促進左右兩個上顎骨塊往臉頰側生長發育。同時,多用門牙進行切斷食物的進食動作,則有助於促進上門牙所在前顎骨的往前發育。前顎骨發育愈理想,下顎骨就愈有足夠的發育空間,牙齒也比較容易排列整齊。所以,不需過度保護孩子,將食物切丁或是切碎。 所有的動物都如此,除了親餵母乳時需要母親的照顧,其他的進食動作都是孩子要獨力完成。文明的進步卻導致孩子生存能力的低落,應該是每位家長需要多加思考的。 (摘自《矯正可以不拔牙》,時報出版) 前一篇文章 50歲以上婦女看過來 守護子宮 防治婦癌有一套 下一篇文章 如何避免冬季搔癢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3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洋溢三好感動 佛光山僧信作品聯展2025.09.1609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2025.09.1510拳擊女將黃筱雯 奪世錦賽第3金2025.09.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 你不必總是為別人而活! 與自己相遇的三個練習一分鐘降血壓操, 比走路、減鹽還有效!【養眼專欄】病毒性結膜炎會傳染, 注意清潔問題中老年身高縮水 骨質疏鬆找上門【營養專欄】拜拜這樣準備,更健康安心!在家就可以做的伸展操 作者其他文章保持上呼吸道暢通 百病不生學習咀嚼 嚼口香糖 養顏又健身學習呼吸 從一根吸管開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