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長的老小孩 見證老年社會

 |2017.12.23
1460觀看次
字級
因應老人社會,如何自得其樂同樣重要。圖/資料照片
縣市首長的「老小孩」,凸顯台灣人口高齡化問題。圖/資料照片

【本報彰化訊】每到歲末年終,許多縣市首長會和他(她)監護的孩子「團圓」,發紅包,呈現年節歡樂景象。

縣市首長的「老小孩」不少,且隨台灣人口高齡化,在監護名單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凸顯弱勢家庭雙老問題嚴重。

彰化市慈愛教養院謝姓兄弟的父親一○三年病故,生前為兒子規畫未來,就是請求機構找「可靠、負責」監護人,可以為他終身照顧中重度與極重度障礙的兒子,不致流離失所;一再討論,經縣府同意後,謝父聲請改定監護權,一○一年起謝姓兄弟監護人是彰化縣長。

另一養護機構的七十五歲和七十七歲院民都終身未娶,年邁健康狀況愈來愈差,機構向縣府求助,這兩位院民在今年九月和十月分別改定監護人為縣長,成為縣長監護的阿公級「老小孩」。

還有一名重度多重障礙院生,十年前住進教養機構,那時父亡母病,他母親在病逝的前一年,懇求教養機構代為找人監護她的孩子,機構聲請改定請縣長監護,現在這名院生年滿二十五歲,成為縣長「已成年的孩子」。

此外,新北市有七名七十到八十歲的老人、台中市全市機構收容的長輩有二十三人、高雄市有二十九名五十歲以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身障者,由社會局長任監護人;桃園市約有兩百六十名兒少、成人由市府擔任監護人,由於法院裁定監護權結果不一,分別由市長、社會局長擔任監護人;台南市長目前則擔任七十一名兒少、十一名成人的監護人。

彰化身障福利科長林莉華說,台灣高齡化、身障者高齡化、身障者的父母和手足高齡化,都是首長監護名單高齡化的主因,地方政府當然希望弱勢身障者的旁系親屬能當監護人,時常探望,讓弱勢身障者感受親情,有益健康,若真的沒人接手,政府必需接下長久照顧的重擔。

暖男搶當媽媽監護人

人間總不乏溫暖一面,彰化市慈生仁愛院一名女性院生進住近三十年,約七年前自稱是她兒子的年輕男子找上門相認,慈生查證確實無誤,那名男子獲知擔任母親監護人的舅舅身體不適,主動爭取「當媽媽監護人」。

院長楊文玉說,那位男士由祖母撫養長大成人,服完兵役才被告知母親尚在人間,住在慈生,雖然他沒經濟能力奉養母親,但常來探望,又願當監護人,令仁愛院相當感動。

縣市首長監護但住在民間機構的「老小孩」漸多,地方政府認為這是新興業務,未來有增無減,必需做好承接的心理準備,但民間機構為配合中高齡身障者生活需求改善軟硬體設施,已感受人力與物力的壓力。

彰化縣慈生仁愛院四十一年創立,是縣內最悠久的民間社福機構,陸續收容弱勢身障兒少,當年小娃轉眼年過半百,因政府認為不宜由機構取得院民的監護權,因此多人院生的監護人改定為縣長。

院長楊文玉說,一百三十多名院民,中高齡近四成,身障者老化速度比一般人還快,四十歲身心狀況就像六十多歲,機構不得不跟著加快腳步更新設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