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能中正 系所可以英文

鍾邦友(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7.12.13
520觀看次
字級

鍾邦友(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

立法院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全台灣校名有「中正」的學校可能均面臨改名的命運,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學校屬於「公共場所」,促轉條例相當明確,必須要依法來處置。

但筆者十分疑惑,「中正」的典故並非蔣介石獨有,學校叫「中正」只能對號入崇拜威權的座?

根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然而移除銅像也就罷了,連名字也得連根拔除,豈不是矯枉過正,形同文字獄?如「維民所止」,也能說是「雍正無頭」,詛咒皇帝便罪該萬死,而「一條江水檻前流」的「前流」與「錢鏐」同音,所以吳越王認為獻詩人有意諷刺,就能殺無赦?

其實除了蔣中正的這名號,中正語亦出多源,如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便有中正官的職銜。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有:「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張載《正蒙.中正篇》也有「中正然後貫天下之道」。邵雍《皇極經書》:「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

「中正」即理學提倡的「中庸」、「中道」,意為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語意絕佳,何以不能依這些典故來命名?

且所謂的威權又該如何定義,胡搞蠻幹要全國學校和道路改名的做法算不算威權?依此邏輯類推,大學的「英文」系所、高雄市的「文忠路」也必須改名,因為都是現下政治人物用過的名諱,那天也可能被人民唾棄成「威權」,是否統統不該存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