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月(後排左一)覺得參加福慧共修對學佛很重要,陸續邀李依靜(後排右一)、印蕭絹(後排中)成為三人小組,同行共修。
文/人間社記者梅勝傑
鳳山講堂第一分會林水月、李依靜、印蕭絹三人組,參加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最初是為了獲得連續參加十次的獎品而來,如今體會心靈的成長,並察覺自己原本不了解佛法,但生活中因曾實踐布施、精進、忍辱的經驗,感到非常歡喜,也生起學佛的信心,因此決定要繼續長期參加共修會。
加入佛光會已二十多年的印蕭絹說,共修次數比較少,因為每天在講堂做環保,最近才加入共修行列,深深體會到收穫與法喜,感受到參與共修後心靈正向的改變,以及心中的歡喜。
李依靜則是因淋巴癌來到佛光山。五、六年前罹病後,放下大陸的工作回台治療,有一天看到佛陀紀念館的訊息,於是前來參訪,看到滿面歡喜的義工師姐,因此吸引了她想參與的念頭,所以便留下聯絡電話,不久接獲義工培訓通知,受訓後在佛館擔任義工,又得知可在住家附近加入佛光會,很快又成為鳳山第一分會的一員。
從此全心投入義工工作,讓李依靜不知不覺度過了病苦,如今她完全看不出曾經罹癌。她說,初次參加共修,其實是貪圖各種獎勵,連續參加十多次後深深感受到自己的煩惱減少很多。聆聽福慧家園的分享,才知道在生活中多做布施是與人結緣、經歷病苦也算忍辱,雖然生病仍堅持要來做義工,這不就是精進嗎?因此她發願真心學習佛法,不間斷的來參加福慧共修。